•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暢銷心靈書《我可能錯了》4 句必收箴言:生命的智慧源自每一次的覺察領悟

by Flora Lin
2023-06-12

「若要說成為僧侶對我最大的幫助是什麼,那就是:『我再也不相信腦中任何念頭了!』」翻開書不久,編輯立刻被眼前的這句話所折服。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曾經是瑞典前途似錦的經濟學家,在 26 歲有著大好未來時選擇出家,前往泰國並在叢林中過起森林僧侶的日子;17 年後還俗歷經憂鬱、生病,直至逝世,期間全國巡迴演說身心靈療癒相關主題、出版《我可能錯了》一書,為瑞典連續三年最暢銷的心靈書籍。

這本書無關宗教,也不是在宣揚佛法、推廣佛教的好,而是透徹、鮮明地點出生而為人的複雜情感,以及如何運用通透的智慧,在一次次的領悟中擺脫生命枷鎖,獲得自在的解脫。

1.適時放下執念,即便它是對的

圖片來源:先覺出版授權 / Fredrik Bankler 拍攝

「不要再做無謂的堅持了!」日常生活裡,我們汲汲營營地過日子,依照社會規範、家庭組織、人際網絡,維持每一天的平衡,只是人生往往會開玩笑,很多事情並無法按照設定好的劇本走。

時常會困在一種:「我明明就是對的,為什麼沒人願意挺我?」諸如此類的循環中。人要學習適度放手,我們無法預言發展、揣測未來,堅持已見沒有錯,但太執著卻容易陷入死胡同而不快樂,試著適度拋開執著,即使它是對的。〈延伸閱讀:照亮生命中的不安時刻:3 部大人系繪本讓你明白要好好對待自己,回到內心的平靜〉

2.可能是,可能不是

「我一生擔心的大部分事情,從來沒發生過。至於大多數確實發生的事,我永遠無法預料。」納提科相信,當我們對未來知道的越少,就能用越客觀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全貌,他曾以自己的漸凍症為例:「或許我可以再活個知足的 20 年,又或許,下一秒鐘我將與世長辭。」

面對無法預測的未來,我們應該站在中立、客觀的立場,過多的預設和判斷不僅會影響身心,對事情發展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3.不要相信你的每一個念頭

圖片來源:先覺出版授權 / Björn Andrén 拍攝

許多時候,最頑固的往往不是身邊任何親密的人,而是來自心裡那個「喋喋不休」的聲音。於是,我們發現原來要保持安靜是那麼地困難,無論做什麼、想什麼、決定什麼,那個聲音就像個反派角色,嚴格的監督你。

「我剛剛是不是說錯話了?」、「大家會不會生氣?」、「如果之後見面很尷尬要怎麼辦呢?」內心歷經各種拉扯、自我懷疑,甚至影響情緒和生活,很顯然地都是內在的念頭在搞鬼,假使能夠練習忽視這些念頭,那會不會輕鬆許多呢?〈延伸閱讀:存在的意義藏在自然界:《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每個生命都只會成為與眾不同的自己〉

4.我可能錯了 

貫穿全書的重點「我可能錯了」,納提科形容這是一句魔法箴言。當日常的衝突來臨時、在人際關係上出現裂痕時,只要用習慣的語言,真誠篤定地與自己說上三次「我可能錯了」,事情就可能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樣貌。

要自我認錯絕非易事,很多時候人們都活在自己的主觀意識裡,要理解其實我們並非對所有事情都瞭若指掌、接受一無所知,其實也是一種「智慧」的象徵。當越來越多人願意正視錯誤,世界便會以不同的樣貌給予回報。〈延伸閱讀:從五感啟動的「身心靈療癒」:觀察那些錯過的、嘗試那些沒想過的,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圖片來源:先覺出版

納提科是作者的法號,在泰語的意思為「在智慧中成長的人」,閱讀本書期間,編輯的心情也從混亂轉為平靜,從作者豐富的生命體悟中,領略這些深刻的智慧,此刻開始,生命也將更透徹!

 

主圖來源:先覺出版授權 / Cim Ek 攝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Flora Lin

Flora Lin

擇善固執、樂觀幽默;可以發自內心地大笑、也可以打從心裡地悲傷,盡情感受每個時刻最真實的自己。

相關文章

給照顧者:面對認不得自己的家人,試著練習調節的 4 個建議
勵志小品

給照顧者:面對認不得自己的家人,試著練習調節的 4 個建議

...

by 優活健康網
2023-11-14
「說不定,我是為了此刻而生的!」成為人的意義,是感受純粹的幸福
自我覺察

「說不定,我是為了此刻而生的!」成為人的意義,是感受純粹的幸福

...

by Flora Lin
2023-11-08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心理毛邊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心理毛邊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by 貓心—龔佑霖
2023-12-01
2023 秋冬必備「美拉德色美甲」|焦糖、咖棕色系顯低調奢華
穿搭

2023 秋冬必備「美拉德色美甲」|焦糖、咖棕色系顯低調奢華

by Bella
2023-12-01
竹田散策|初訪這些人、那些事:質感文青咖啡、必吃在地「醬油」冰淇淋
旅遊

竹田散策|初訪這些人、那些事:質感文青咖啡、必吃在地「醬油」冰淇淋

by Flora Lin
2023-12-01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影評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by 女子特派員
2023-11-30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