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所有煩心事都忘了吧!回來了就好好休息。」《有母親等待的故鄉》修補自身脆弱的鄉愁之旅

by ichiro Chen
2023-05-10

年紀尚淺時,總是迫不急待地想離開家鄉,四處去體驗五花八門的世界、感受新奇的事物,但隨著年歲增長,歷經了社會給予的刺骨風霜後,也有所領悟般地理解了「落葉歸根」的意義。

讀著淺田次郎在《有母親等待的故鄉》中所描繪的故事情節,愈發覺得與自身的某些人生歷程重合,說是驚訝,不如說那些片段引人莫名心慌。明明母親是那麼溫柔地噓寒問暖,卻隱隱感受到責備之意,或其實是自我懷有愧疚感而致使的吧?

書中的三位主角在不同領域皆小有成就,年屆退休的他們,既沒有成家立業,也沒有可以回去的故鄉,更有著無法訴於他人聽的內心糾結之處。因緣際會下,他們各自收到了「歸鄉服務」的邀請,半信半疑的他們前往虛構的故鄉,體驗這趟「鄉愁之旅」,在虛實之間,明知是場謊言卻深陷其中,更盼望著這一切是真實的。

不存在的故鄉,填補了內心的缺憾

圖片來源:pexels@Engin Akyurt

「不是合不合胃口的問題,他只是想找到已經喪失的回憶。曾幾何時,陪伴自己長大的東西統統不見了。生活在大都會,就是要忍受一連串的失去,連懷舊都不被允許。」這段話完全呈現淺田對現代社會快速傾向不自然,失去原有自然景象的這個時代所產生的困惑。〈延伸閱讀:《我的小寶貝:一個越南媽媽的心情故事》用愛去接納共生在這片土地的新住民們〉

書中的「母親」雖然是安排好的演員,但純樸如她,自然又溫暖的內心映照出主角們的不為人知的傷痛,也讓他們如釋重負地展現出軟弱的一面。現在這個時代身心俱疲的人多不勝數,若是有個能尋求慰藉的溫暖歸處,你是否願意回到虛構的「故鄉」呢?〈延伸閱讀:母親與她的盆栽 —— 和家人處不好的親子關係,或許我們都盡力了〉

輕敲生命的「謊言」,也許能帶我們走向真實

圖片來源:pexels@Yan Krukau

父母是心靈的永遠歸處,他們的等待與接納是如此溫柔地守護著我們,就像書中讀到的「不管發生什麼事,媽媽都站在你這邊。」「回來就好,不用急。這是你的家,不會跑掉的。」這些句子讓人心頭微微發酸,那一刻就算有滿腹的煩心事也被撫平了。

淺田用輕柔的筆觸,娓娓訴出人們在生命中的缺憾與痛苦,深沉的情感也讓我們在其中看見你的故事、我的故事。此書透過謊言、自欺安慰了陷於傍徨、無助的人們,同時更提醒著我們要直面自身的脆弱,並找到修補它的方式。〈延伸閱讀:母親節應景電影推薦!4 部暖心動人的溫馨電影,看見關於母愛的真實樣貌〉

圖片來源:圓神書活網

主圖來源:pexels@Oleksandr Pidvalnyi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ichiro Chen

ichiro Chen

人生就那幾個秋,願身心靈時時安康,一路上遇見的所有事物,無論好壞都能用心感受。

相關文章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影評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

by 女子特派員
2023-11-30
《不良執念清除師》: 如果記憶無法抹去,至少把空間留給好的回憶
影評

《不良執念清除師》: 如果記憶無法抹去,至少把空間留給好的回憶

...

by Jenny Chou
2023-11-29

類別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大人需要的一首歌!徐佳瑩《行走的魚》:面對世界不勇敢也沒關係
勵志小品

大人需要的一首歌!徐佳瑩《行走的魚》:面對世界不勇敢也沒關係

by Jenny Chou
2023-12-05
慢城竹田第一站「頓物堂」的茶哲學:以茶修養身心,3 個發自內在的頓悟
旅遊

慢城竹田第一站「頓物堂」的茶哲學:以茶修養身心,3 個發自內在的頓悟

by Flora Lin
2023-12-05
洗髮精「6 大挑選重點」:無矽靈才是好嗎?膚質不同怎麼挑?
健康

洗髮精「6 大挑選重點」:無矽靈才是好嗎?膚質不同怎麼挑?

by 優活健康網
2023-12-04
貓奴該知道的 9 個 Q&A!了解愛貓習性,呼嚕叫只代表開心嗎?
居家

貓奴該知道的 9 個 Q&A!了解愛貓習性,呼嚕叫只代表開心嗎?

by 良醫健康網
2023-12-04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