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感謝今天的努力:《晚酌的流派》找到喜歡的事,守住工作與生活的界限

by ichiro Chen
2023-10-24

「『一天結束之前的小酌,如何喝得最有滋有味?』這齣戲在描述一位女性一心追求這個目標。酒的美味,隨著自己一天不同的行動,可以是零分,也可以是一百分。」一樣的開場白,為《晚酌的流派》的每一集揭開了序幕,也像是洗腦般地讓人忘不了這部劇的精神所在。

王牌房仲伊澤美幸(栗山千明 飾)用她過人的觀察力,依不同客人的要求外,更貼心地提出客人自己沒注意卻最重要的需求,幫他們找到最適合的房子。而享受「最佳的晚酌」是美幸工作的動力,也是靈感湧現的來源。下班後的自我放鬆儀式,你也有嗎?

「昨天的晚酌十分完美,為了讓今晚能迎接超越昨天的晚酌,熱情地工作吧!」

圖片來源:《晚酌的流派》劇照

「我出門了。」挑選酒杯、放進冰箱,用期待再次相見的心情,走出家門上班,熱情地完成工作,直至歸家享受晚酌。能將一餐吃得津津有味,是多麼美好啊!看著美幸全心投入於美食與酒的晚酌之中,濃濃的幸福感拔山倒樹而來。不過,怎樣才算是最佳的晚酌呢?這沒有一定的答案,只能自己去感受,美幸也是如此持續在尋找答案,所以每天都會認真地對待晚酌。

這絕對不是要大家對工作鞠躬盡瘁,而是如同美幸那樣,懷著對晚酌的期待,努力在下班時間到前有效率的完成當日工作額,這份努力會帶來對自己而言最完美的晚酌。如果也想嘗試,你有想好晚酌前要怎麼預熱了嗎?〈延伸閱讀:《妻子變成小學生》:童星每田暖乃超齡演技展現,直擊人心的溫馨催淚日劇〉

「正因為目光會不自覺被吸引,才能發現新的風景。目光被周遭吸引,代表有更多的可能性,有時還能到達自己想像不到的境界。」

圖片來源:《晚酌的流派》劇照

「今天要準備怎樣的晚酌呢?」雖然美幸會事先思考晚酌時的晚餐,但有時也會因遇到的人事物而有了其它的靈感,而更改的菜單反而讓她感受到了更加美好的晚酌時光。

在美幸追求最佳晚酌的同時,我們可以看見多國的菜式及關於它們的小知識,在她行雲流水般的烹飪過程,不僅能學到不同的食譜,也能透過搭配各種菜品的吃法,更加享受食物的美味層次。〈延伸閱讀:不只越看越餓!《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從日常菜色中的故事,演繹市井小民的人生哲學〉

第二季的《晚酌的流派》與第一季最大的不同,應該是美幸從萬年不變的啤酒,開始會嘗試以往不曾喝過的酒類,這也為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美好感受。我們被各種事物吸引目光,但總是卻步不前,不敢嘗試,如果能像美幸一樣,面對陌生的事物也欣然嘗試,或許能得到難以想像的意外之喜。〈延伸閱讀:日劇《家庭教師寅子》:家人間坦誠彼此的真實想法,用正確價值觀開啟未來的路〉

圖片來源:《晚酌的流派》劇照

「人們都有獨屬於自己的努力方式,無論最終是否有所成就,只要為某事某物奮鬥過就是最棒的。」看完《晚酌的流派》,也想來個完美的晚酌嗎?那就試試劇中的方式與食譜,或許能迎來意想不到的下班療癒時刻。

 

主圖來源:《晚酌的流派》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ichiro Chen

ichiro Chen

人生就那幾個秋,願身心靈時時安康,一路上遇見的所有事物,無論好壞都能用心感受。

相關文章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影評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

by 女子特派員
2023-11-30
《不良執念清除師》: 如果記憶無法抹去,至少把空間留給好的回憶
影評

《不良執念清除師》: 如果記憶無法抹去,至少把空間留給好的回憶

...

by Jenny Chou
2023-11-29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心理毛邊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心理毛邊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by 貓心—龔佑霖
2023-12-01
2023 秋冬必備「美拉德色美甲」|焦糖、咖棕色系顯低調奢華
穿搭

2023 秋冬必備「美拉德色美甲」|焦糖、咖棕色系顯低調奢華

by Bella
2023-12-01
竹田散策|初訪這些人、那些事:質感文青咖啡、必吃在地「醬油」冰淇淋
旅遊

竹田散策|初訪這些人、那些事:質感文青咖啡、必吃在地「醬油」冰淇淋

by Flora Lin
2023-12-01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影評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by 女子特派員
2023-11-30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