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味堪稱台灣的平民美食之一,同時可以吃到蔬菜和肉類,讓它成了許多外食族的優先選擇,但滷味並沒有比雞排、鹽酥雞等炸物還健康,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裡頭的添加物其實暗藏致癌風險。
滷味比炸物健康?小心三大隱藏地雷恐致癌

陳欣湄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提到,如果是自己滷的滷味不必擔心,但有些滷味店家為了讓食物在短時間內上色,會添加焦糖色素,其中「4-MEI」雖不是致癌成分,但在動物實驗上確實有致癌的可能性,因此大量、長久食用仍要小心。
而滷味使用的醬油也要留意,陳欣湄表示,一般醬油需要發酵 6 個月,而速成醬油或水解醬油透過鹽酸與豆製品混製,速成醬油只需 1 個月、水解醬油則是 3 至 7 天就能製成,成本雖然相對低廉,但製造過程中會產生單氯丙二醇,長久食用同樣會有健康疑慮。〈延伸閱讀:就是要收服麵包控的胃:推薦全台 4 間人氣排隊麵包店,冒著發福的風險也要吃!〉
此外,有些店家會使用工業鹽而非食用鹽,陳欣湄解釋,工業鹽又稱天然鹽,是鹽田產出的第一批鹽,但由於尚未經過精煉,成份比食用鹽粗糙,且含有亞硝酸鹽或重金屬,若食用可能會有致癌風險。〈延伸閱讀:高蛋白食品不只健身族群能吃!他們 3 人立志反轉大眾印象,讓美味的食物更健康〉
陳年老滷更香、更入味?醫師曝可能危害

針對許多台灣人對於陳年老滷更香、更入味的傳統觀念,陳欣湄也拿出輔仁大學食品相關科系的研究解釋,該研究發現,將肉製品、醬油、冰糖、水放在滷汁中持續加熱,會產生膽固醇氧化物,而隨著滷的時間越長,濃度也越高,且可能與動脈硬化有關,因此千萬別以為只有油炸食品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長期吃滷味可能也會有影響。〈延伸閱讀:【辦公室健康】療癒怎能錯過下午茶?選擇這 8 種食物,遠離越吃越胖的風險!〉
主圖來源:Pexels @RONDAE production
責任編輯:陳怡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