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台灣通靈研究的靈性探索 王鏡玲:打開未曾發現的自我,你永遠不是只有你

by Conan
2023-04-13

新世代身心靈療癒派系興起(New Age),從【五感療癒】專題中談到的頌缽、禪繞畫,到潛意識階層【靈的療癒】中的人類圖分析師、催眠師、薩滿實踐者,這些主打由個體出發,利用意識去感知世界的療癒方式,在當代社會廣受年輕人喜愛。

而在台灣民俗信仰中,也不乏透過與靈界溝通的傳統儀式,舉凡普渡、冥婚、祭改等等,這些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民間信仰,又具備何種療癒基礎呢?這次,《女子學》請到真理大學宗教系教授王鏡玲,以她研究台灣通靈現象二十餘年的見解與我們分享。

傳統神話轉變,與神明達成連結的療癒

天山母娘乩在宜蘭大里天公廟廟埕對通靈初學者調靈訓體

王鏡玲教授指出,「通靈」體驗範圍廣泛,從古老希臘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的神話祭儀、基督宗教《新約聖經‧使徒行傳》裡的聖靈充滿、《山海經‧大荒西經》裡通天的巫群,到現代新興宗教的靈性復興運動、基督宗教的靈恩運動、以及台灣當代的靈乩風潮等等,都可以關連到宗教現象的歷史光譜。

她以「觀落陰」來說起通靈:當亡者靈體「降」在通靈者身上,與家屬溝通互動時,家屬彷彿親見逝去的親人而泣不成聲,與談間釋放了壓抑的話語和情緒,先不論這種「超自然」現象是否與科學牴觸,但對於信者,無疑是達到療癒的效果。

台南鹿耳門海邊普化儀式主事者之一對法船開光點眼

這種信者恆信的方式也體現在台灣的新興宮廟,各宮廟皆有其信奉的神祇與神聖系統,王鏡玲教授用「神話劇」解釋這個現象:「傳統神話對我們來說只是知識,但在靈性療癒系統中,知識沒辦法療癒人,必須轉化成對個人能產生能量的訊息,才會對人產生轉變。」

因此有些宮廟會將神話故事轉化,變成對信徒具有意義的神話劇,像是會聽到:「盤古」給了師姐一把開天闢地的斧頭、去「鳳凰谷接鳳凰母」…… 在他們形塑的神話世界中,神祈的古老力量能幫助他們解決信徒的身心靈困境。

台南鹿耳門海邊普化儀式祭物–送往全台五方的法船

通靈者透過自我與內在靈性的覺知,以及外顯的身體律動的「神聖」角色扮演,這些神話劇情傳達了難以言喻的冥思與想像,並合理化通靈角色與個人現實命運的關連。雖是在現實人生地位平凡的通靈者,也可藉由意識到累世輪迴中曾經生為帝后、將相、貴族,或者曾經梟雄亂賊,來對照與補償此生坎坷崎嶇的缺憾。

冥婚結的是未完的姻緣,還是生者的缺憾

最近因強檔國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冥婚此傳統儀式也再度浮上檯面,但說到傳統冥婚的意義,可非如電影中那樣幸福美滿。

圖片來源:《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劇照

王鏡玲教授解釋到,早期未婚女性不得列在神主牌位上,當沒人祭拜時就成了孤魂野鬼,被認為會作祟家人或他人,來討冥婚。早逝女子的父母幫女兒舉辦冥婚之後,女方進入夫家之後,男方還要將他與陽世妻子所生的小孩過繼給祂,這樣祂才能成為「媽」供男方家人祭拜,完成女大當婚, 魂有所歸。因為冥婚而讓失去孩子的父母,依然保有透過姻親關係,而延續親屬人脈互動的機會。

而冥婚這套完成結婚、有小孩、成為公媽的流程,看似是在世父母為了給家族一個交代,完成傳宗接代的社會責任而生的,實則也是為了彌補家人的缺憾:因為冥婚的女性通常年輕離世,父母出於不捨,想幫女兒完成人生大事,替女兒圓滿之餘,也療癒了自己心中那一塊遺憾。

台南鹿耳門海邊普化儀式開船燒化

提到國片將冥婚以男性同婚方式呈現,王教授認同地說:「以前都要求女生要嫁到夫家、有小孩才算完成人生『任務』,但新時代對於伴侶的講法,與傳統家族共同體的觀念不同,打破了冥婚的限制,不論是男是女,兩人能互相照顧一輩子才成為伴侶。」〈延伸閱讀:《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當恐同警察相遇同志冤魂,光怪陸離卻笑料滿滿的奇幻浪漫電影!〉

New Age 的身心靈療癒,回歸到與萬物的連結

圖片來源:涂豫新 攝  薩滿實踐者 Erica

目前在台灣的通靈療癒派系,除了傳統民俗儀式、神祈信仰外,各式各樣的身心靈療癒法也正蓬勃發展,舉凡這兩個月提到的頌缽、薩滿、催眠等,都是稱為 New Age 的療癒系統,猶如上述的新興宮廟般,各自有著自己的一套架構,並以此療癒眾人。

王鏡玲教授深入解釋到,二十世紀以來個人主義興起,大家想擺脫權威、階級,發展個體意識,但也因此讓個人成為了孤島。 New Age 則成了個人主義的反撲,為的是找回孤獨的個體背後,那更廣闊人與人、與萬物的銜接。〈延伸閱讀:薩滿實踐者 Erica :「薩滿是一種學習與世界好好共存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Pexels @Magicbowls

而這些 New Age 的療癒派系,跳脫傳統信仰的莊嚴儀式、神威下的尊聽尊旨,轉為在身心靈上尋求釋放,讓人感受到自我能量與萬物的連結,並重新擁抱自我價值。

「打開自己未曾發現過的自我,那不是單數而是複數,你永遠不是只有你」

雲林古坑二二八紀念墓園的普化儀式

探索通靈文化二十餘年的王教授,其實以前也受過長老教會洗禮,學習不同宗教信仰的歷程,使她不受限於單一依據,而是跳脫一神論框架去接納各式文化。教授也有趣地提到:「上帝對基督徒來說是價值觀的依據,但我拜祖先不會把祖先當作價值觀吧!當我理解兩者的差別後,就覺得為何不可?」〈延伸閱讀:從人類圖中獲得療癒|專訪分析師 Faye:原來成為自己,比當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更美好!〉

 

這十幾年來與通靈的互動讓她認為:「不要把通靈想得很玄、像神蹟一樣,其實就是『你能改變一件以前沒有想過可以改變那件事情的能力』。」而在這之中,你永遠不會是一個人孤軍奮戰,會有各方力量的輔佐,但這靈性的探索不會只是甘甜的糖果,而是酸甜苦辣都有。

 

主圖及部分圖片來源:王鏡玲教授 提供

文中研究延伸閱讀:《分別為聖:長老教會.普渡.通靈象徵》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Conan

Conan

接受不一樣的自己,努力成為心目中喜歡的樣子💪

相關文章

不給糖就搗蛋!網紅阿晋推萬聖黑炸雞 知名串燒名字有「這」字免費吃
熱門文章

不給糖就搗蛋!網紅阿晋推萬聖黑炸雞 知名串燒名字有「這」字免費吃

...

by 女子特派員
2023-10-26
療傷似顏繪畫家李白|蒐集街頭故事數千回:這一次,我回家了
心理毛邊

療傷似顏繪畫家李白|蒐集街頭故事數千回:這一次,我回家了

...

by Conan
2023-10-06

類別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心理毛邊

認知人與人的界線,即使是好朋友,開玩笑也得抓好界線

by 貓心—龔佑霖
2023-12-01
2023 秋冬必備「美拉德色美甲」|焦糖、咖棕色系顯低調奢華
穿搭

2023 秋冬必備「美拉德色美甲」|焦糖、咖棕色系顯低調奢華

by Bella
2023-12-01
竹田散策|初訪這些人、那些事:質感文青咖啡、必吃在地「醬油」冰淇淋
旅遊

竹田散策|初訪這些人、那些事:質感文青咖啡、必吃在地「醬油」冰淇淋

by Flora Lin
2023-12-01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影評

國際戰爭難民數攀升,《五月的 35 日》直面納粹迫害下的兒童難民議題

by 女子特派員
2023-11-30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