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灣生回家》:橫跨 70 年的思念,真實錄像記載大時代的生離死別

by Albert Wang
2023-04-26

由黃銘正導演執導,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紀錄電影《灣生回家》,其中的「灣生」係指日治時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作為戰爭時期出生的新住民第二代,對於台灣土地有著滿滿情懷的一群人,但也隨著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的節節敗退,逐一遭到遣返回國。在台灣耗費青春所打造的家園,回到日本後卻只剩下對寶島的無盡思念,留下的跟離去的,都是記載生離死別的故事。

電影中的懷念台灣故鄉的清水一家、來台尋找老友的富永勝、試圖尋找遭遣返的母親的片山清子,《灣生回家》記載了時代悲劇下的真摯情感,相隔多年再次踏上台灣本島,儘管屹立的山脈仍然高聳,但在故土上生活過的人事物,早已隨著時間流逝而煙消雲散。從電影中八位灣生故事,看見總計 25 萬多灣生的共同遺憾,同時也看見戰爭對於平民百姓造成的傷與痛。

「安定下來就是故鄉」

圖片來源:《灣生回家》劇照

《灣生回家》由導演黃銘正自 2013 年開始做田野調查,起初還不明白「灣生」的意涵,其中日本與台灣的關係,對於不同族群便有著不同的情緒反應。經歷過該時期的台灣人,有的歌頌日治時期的美好建設,亦也有痛恨日本高壓統治的受害者及其後代子孫,該紀錄片得如何去呈現,能夠真實呈現歷史的真面目,並能避免過度美化入侵者的行為,「敏感題材」必然是電影創作者務必得小心留意的重要關鍵。〈延伸閱讀:《徘徊年代》:夢想葬在現實之前的外配困境,立下台灣新住民電影的里程碑〉

黃銘正選擇以「人」的故事來講述灣生的回憶,在灣生們的心裡頭,沒有當時日本對於稱霸東亞的企圖,知悉戰爭帶來的破壞、經歷轟炸時的恐懼,甚至假裝自己隨時準備為國犧牲的徬徨,灣生在意的是自己的親人、朋友,「安定下來就是故鄉」他們既是日本,同時也是台灣人。搭配電影客觀中立的旁白,使觀眾在滿是情緒的畫面實錄中的空隙,找到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畢竟在動盪不安的大時代,人人都是身不由己。〈延伸閱讀:北影最佳紀錄片《阿紫》:真實紀錄外籍配偶的悲歌,刻劃社會邊緣人的掙扎〉

錯失的時光充滿無數遺憾,紀錄灣生悲痛的冰山一角

圖片來源:《灣生回家》劇照

特地來台尋找摯友的灣生富永勝,1927 年出生、在花蓮長大的他,曾經是村中孩子口中的「相撲高手」,從 1945 年離開台灣到《灣生回家》的拍攝,相隔超越 70 年的時間,早已無情地帶走昔日摯友,無奈的嘆氣、盡力壓抑的悲傷,在畫面上的情感都是無比真實,被揪成一團的心,觀眾無一不期盼看到富永勝找到昔日摯友的欣喜。錯失的時光濃縮無數遺憾,這些悲痛只是 25 萬餘名灣生的冰山一角。〈延伸閱讀:我們都是地球人:《西貢小子》 「自我認同」是面對未來挑戰的堅實堡壘〉

可惜的是,後來《灣生回家》的監製陳宣儒(筆名田中實加)爆出身分造假醜聞,甚至一度影響紀錄片的評價,不過對於紀錄片呈現的內容,黃銘正導演在公開受訪表示其全為真實。在電影的尾聲,片山清子透過女兒的四處奔波,終於能夠見到母親遠在日本的墓碑,隱忍於心頭的思念,硬是被生與死的界線給阻隔,儘管如此也是留下一滴欣慰的淚。

 

從顛沛流離的混亂時代到和平時代,灣生、移民、新住民,不同名詞的人們都有著對於台灣寶島的認同,放下衝突與鄙視,生活便能看見滿是愛的溫暖。

 

主圖來源:《灣生回家》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Albert Wang

Albert Wang

人生是條悲哀的長河,幸福是沉在河底的金沙;不願揚起歡暢的波漪,只盼在舀一掌水中,醉心那稀微的金光。

相關文章

我們都是台灣人!基隆市綜發處處長林麗蟬勇敢翻轉標籤,為新住民發聲
新住民在台灣

我們都是台灣人!基隆市綜發處處長林麗蟬勇敢翻轉標籤,為新住民發聲

...

by Flora Lin
2023-05-29
廣播金鐘得主丁安妮:「如果我沒去認識這個社會,社會不會認識我們」
新住民在台灣

廣播金鐘得主丁安妮:「如果我沒去認識這個社會,社會不會認識我們」

...

by Conan
2023-05-18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居家
    • 健康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你若芬芳,蝴蝶自來。」愛情的那些老生常談,從來不是真正開始的樣貌
感情

「你若芬芳,蝴蝶自來。」愛情的那些老生常談,從來不是真正開始的樣貌

by 貓心—龔佑霖
2023-05-29
青春期性早熟的 3P 評估原則:讓醫師為孩子的需求做好把關
健康

青春期性早熟的 3P 評估原則:讓醫師為孩子的需求做好把關

by 女子特派員
2023-05-29
我們都是台灣人!基隆市綜發處處長林麗蟬勇敢翻轉標籤,為新住民發聲
新住民在台灣

我們都是台灣人!基隆市綜發處處長林麗蟬勇敢翻轉標籤,為新住民發聲

by Flora Lin
2023-05-29
地板材質挑選 3 重點!自然環境、家庭需求、個人風格缺一不可!
居家

地板材質挑選 3 重點!自然環境、家庭需求、個人風格缺一不可!

by Yukie You
2023-05-26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