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讀完《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你知道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必須將好習慣堅持下去,因此,你打算每天閱讀一個小時、每天鍛煉四十分鐘、每天寫一篇日記……

然而,大多數時候,你總是半途而廢。你是否真正知道自己總是半途而廢的原因?生活的慣性過於強大?太多不可預估的阻力和困難?自己缺乏意志力?而本書不是針對某項需要堅持的事情展開論述,而是聚焦更加普遍、更加核心的問題:

為什麼你總是半途而廢?培養習慣是否有科學的方法?

作者為我們科學地總結出培養習慣的過程和相應的行動策略。plan01

一、什麼是習慣,為什麼我們不能堅持?

所謂習慣就是「不依賴意誌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續的事情引導到如每天刷牙般輕鬆的狀態。」保持行動自動地持續進行,就是習慣。那麼,為什麼我們無法把自己想持續做的事情轉化為習慣呢?簡單來說,那是因為人類具有「對抗新變化、維持現狀的傾向」的特點。本書稱這樣的現象為「習慣引力」,「習慣引力」具有兩種功能:

  • 功能一:抵抗新變化
    一旦打算培養新習慣,身體就會開始產生反抗,試圖不被新的行為影響。
  • 功能二:維持現狀
    一旦大腦認定某種行為跟往常一樣,就會拼命地維持這種行為。(例如:抽煙、過量飲食)

那麼若想要戰勝這種抵抗,培養新習慣的話,需要多長時間呢?根據不同的習慣難度,所需的時間也各不相同。本書中將習慣分為三種程度:

  • 程度一:行為習慣
    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的時間比較短,大約需要一個月,比如讀書、寫日記、整理等等。
  • 程度二:身體習慣
    身體習慣是與身體節奏相關的習慣,例如減肥、運動、戒菸等等,培養身體習慣帶來的變化對人的影響較大,所以相比行為習慣它需要的時間就要多一些,大約需要3個月。
  • 程度三:思考習慣
    思考習慣是在所有習慣養成當中強度最大的,例如邏輯性思考能力、創意能力、正面思考能力等等,思維習慣與當事人的性格、心理特徵有關,所以對於變化所產生的抵抗也最強烈,培養思維習慣的時間大約需要6 個月以上。

本書主要探討的習慣是程度一的行為習慣,也就是工作或生活中必須培養的良好習慣。unhappy-1

要擺脫習慣引力的作用,成功躍入習慣化,你大致需要經過3 個階段:

  • 階段一:反抗期
    馬上就想放棄(第1 – 7天),42%的人失敗
  • 階段二:不穩定期
    被預定事項或他人影響(第8 – 21 天),40% 的人失敗
  • 階段三:倦怠期
    逐漸感到厭煩(第22 – 30天),18%的人失敗

二、順利培養習慣的三個階段

如何成功地克服「習慣引力」,順利度過習慣養成的三個階段,收穫習慣之旅的美妙感覺呢?本書針對三個階段不同的特點分別給出了對策。

  • 階段一:反抗期
在反抗期你可能出現的症狀:
馬上就感覺沒勁,只有三分鐘熱度;計劃內容太過勉強,導致中途放棄;時間一天天過去,變得越來越懶得行動。

克服反抗期有兩項具體對策三個原則

  • 對策一:以嬰兒學步開始
    就像小寶寶學走路,從小地方開始
  • 對策二:簡單記錄
    記錄的效果在於能夠消除隨意的感覺,客觀的掌握事實。只是,記錄這件事的難度本身就不低,所以剛開始一定要採用不麻煩的方法做簡單的記錄。

plan三項原則必須遵守:

鎖定一項習慣(不要同時培養多項習慣);堅持有效的行動(行動規則越簡單越好);不要太在意結果。(適應新的生活節奏才是行動的關鍵)。
  • 階段二:不穩定期
在不穩定期你可能出現的症狀:
在已安排好的時間內插入其他事情而荒廢計劃;因為加班或個人私事導致計劃中斷;因為天氣或者突發事件導致多日無法持續行動。

通過階段一的訓練,就已經進入了狀態,此時需要提高習慣行動的難度。但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人事的干擾,很容易影響人的良好狀態。有三項對策可以避免干擾:

  • 行動模式化
    即設定固定的時間、環境及內容,把習慣性行動滲透到具體的生活中。而且,重要的是堅持每天行動。
  • 設定例外規則
    即一旦模式化的行動被外界的人事打斷,可以靈活更改行動的內容,增強習慣的彈性。而且最好也要堅持每天行動,即使投入很少的時間。
  • 設定持續開關
    即根據對自己性格的了解,指定與之相適應的獎懲措施,為的是提升自己對習慣行動的熱情與活力,同時也會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也就是書中所說的「持續開關」。

持續開關的目的在於提升動力,建立可持續行動的機制。happy woman.jpeg

十二種「持續開關」要分為兩大類,每個類分別有六種攻略:

  • 糖果型開關(快感)
    主要表現為完成目標就可以獲得某種形式的獎勵和激勵,通過獎勵和激勵可以催生新的動力,從而不斷堅持下去。
  • 處罰型開關(危機感)
    主要表現為製造危機、指定行動規則來促使自己堅持行動。如不能完成目標,就會受到某種形式的處罰。
  • 階段三:倦怠期
在倦怠期你可能出現的症狀:
感覺厭煩提不起勁;感受不到培養習慣的意義;因一成不變而產生空虛感。

任何人培養習慣時,都會面臨行動一成不變的狀況,從而無法感受到持續行動的意義或產生不滿足感,這些情緒都會化為“好像沒有意義”“好無聊”“感覺好煩”等放棄行動的藉口。度過倦怠期有以下兩個對策

  • 對策一:添加變化
    靈活的應對一成不變,有效的添加創意及變化。(學英語準備不同的教材、跑步經常變更路線等)。
  • 對策二:計劃培養下一個習慣
    思考下一項要挑戰的習慣,並開始擬定計劃,不斷地為培養習慣投注心力。

plan02人是被習慣所塑造的,優異的結果來自於良好的習慣,而非一時的行動。持續地做某件事,靠的不是意志力或耐力,如果能夠啟動習慣的自動運作程序的話,行動就會自然。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你需要堅持行動。而在行動之前,你需要知道,所謂「堅持」本身,就是一種可以科學養成的習慣。

文章來源:學習學習再學習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