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做 3 年和做 10 年沒有差別!職場專家洪雪珍分享應該掌握「換工作一二三原則」

by 洪 雪珍
2019-02-22

一份工作做兩年,三十歲前換三份工作,擁有三項工作經歷,在履歷上會是比較漂亮的呈現,既比只有一項工作經歷看來豐富精彩,又比有五項工作經歷看起來穩定性高。

二十幾歲,剛離開校園沒多久,最缺的就是工作經歷,換工作便是一個累積經歷的好方法。

但是,這話聽在很多主管或老闆耳裡,一定很不舒服!站在公司立場來看,他們都不希望員工流動率高。公司都是這麼想的:「別人培養好的員工跑來自家公司,從此待下來不動。」

對於上門應徵的求職者,企業主在意的是工作經歷,愈多愈好,可是對於自己家的員工,則希望流動率愈低愈好。可是,工作經歷與流動率本來就互相衝突牴觸,無法兩全其美,總有公司比較不幸,是專門培養跳槽人才的搖籃。

FotoJet (60).jpg
圖片來源:Pinterest

相對的,站在二十幾歲的職場新鮮人立場來看,如果畢業後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不動,十年後才要換工作,很可能就會輸在「工作經歷不足」上。〈延伸閱讀:重新來過沒有那麼糟!懂得「放棄」,反而離目標更近!〉

有些工作三年或十年,累積是一樣的

除非你一畢業就進大企業,單一工作經歷的含金量或許還算高,但若是不知名的中小企業,單一的工作經歷給人的解讀不見得很正面。

「一家工作待這麼久,會不會定型了,彈性變小,很難適應新環境?」

「怎麼在這樣的小公司也可以待這麼久,會不會能力有限,不敢跳槽?」

「這家公司待這麼久,學到的東西有限,工作經歷雖說是十年,可能只能算三、四年吧!」

一般而言,在同一家公司做同一個工作滿兩三年就會被認定是一項「完整的工作經歷」,年限拉長無助於加分,除非有新的職務或擔任主管職,才會再新增一項工作經歷。如果沒有任何職務或職級上的調動,一直是在基層工作,年限拉長只會在評分項目裡的「穩定性高」加分,其他項目的加分有限。

photo-1525078459500-9e1a0dd292ab.jpg
圖片來源:Unsplash@rawpixel

就公司的立場來看,做兩、三年的員工才正要有所發揮,對公司還不到有貢獻的地步,所以若是在此時離職,就公司來看是賠錢,當然要痛惜扼腕,所以一定不鼓勵。可是他們在看履歷時,卻是不同的解讀,工作三年與工作十年都視為「一項工作經歷」,至於有十年工作經歷的應徵者還有可能因為年齡長而被刷掉。〈延伸閱讀:【職場練功】:面臨轉職低潮 3 問題,你需要「推倒積木再重新組裝」,用所有的時間快樂〉

這真的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也是一個矛盾的事實,在找新人時,企業期待找到一個「經歷豐富」的新人,而經歷豐富的意思是換過幾個工作;但是等到新人變舊人時,企業的期待也跟著變了,變得期待員工高忠誠度、低流動率,不要再換工作。不過站在求職者的立場,二十幾歲時是有必要換工作,因為要讓自己經歷豐富,求職時更有優勢。

三十歲前,有三個工作經歷

在此,我要大膽提一個建議,也許會讓很多企業感冒,那就是「換工作一二三原則」。

一份工作做兩年,三十歲前換三份工作,擁有三項工作經歷,在履歷上會是比較漂亮的呈現,既比只有一項工作經歷看來豐富精彩,又比有五項工作經歷看起來穩定性高。

f0180ce2c94e8f1c243c8d032db0a177.jpg
圖片來源:Pinterest

三十歲前換三份工作,每一份工作做兩年,是一個好看且說得過去的工作經歷。這比起很多年輕人不明所以的亂換工作,履歷上滿滿五、六個不相干的工作經歷,一二三原則會讓二十幾歲的你看起來是「既有工作經歷且穩定性高」,象徵著你有彈性、有歷練,但抗壓性高、流動率低,足以讓企業信賴而願意錄用。

三項工作經歷,不多也不少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由於進職場未久,缺少歷練,對於職場的領悟還低,一個工作沒做滿兩年算不得經歷。

一般而言,進到一個新工作,第一年只能算是適應期,第二年是學習期,第三年才進入熟練期,所以一個工作要摸到竅門至少三年,最合適的離職是在滿三年之後。可是現在的年輕人都等不到這個時間,不過也不能少於兩年,否則即使寫在履歷上,企業也不會認它是一個工作經歷,反而會懷疑穩定性低。〈延伸閱讀:【職場新手村】:走出求職的 4 大盲點誤區,從最佳打擊點中找尋適合自己的「甜蜜點」〉

222.jpg
圖片來源:Pinterest

三十歲前,擁有三項工作經歷,不多也不少,剛剛好!比起只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九年十年,選擇歷練三家公司、三種工作,有兩方面的好處:

一方面由於面對不同的產業生態、企業文化、管理模式,你可以藉著豐富歷練、打開視野,學會快速調適自己進入不同工作環境,同時也鍛鍊心志更堅強。

另一方面可以藉著學習與工作,了解自己的興趣在那裡,最後可以在三十歲前確立志向,三十歲之後就不要再這麼頻繁換工作,而要往下紮根,給自己一個堅固的立足之地。

工作一定要換,但要換得剛剛好,不能多也不能少,這樣對自己最好!

 

主圖來源:Pinterest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洪雪珍,洪雪珍最新力作《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reurl.cc/NO0qm
-金石堂:https://reurl.cc/aEVVG
-誠品:https://reurl.cc/27LLa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reurl.cc/904RX

洪雪珍 Line@ ID:@ca141719,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相關

洪 雪珍

洪 雪珍

職場暢銷作家。畢業於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曾任聯合報主編、台北愛樂電台行銷協理兼行銷總監、自由時報行銷經理,現任 yes123 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於 yahoo、商周網站、今周刊網站、大人社團等擔任駐站專欄。出版著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等。 *新書《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 》 :https://reurl.cc/akNk54 *線上寫作課:《個人品牌寫作力 》: https://www.curve2.tw/product/writing-class/ *創辦「第二曲線學院」: https://www.curve2.tw/

相關文章

別急著解決所有負面!讓情緒自由地流動,在獨處過程中療癒、修復內在
自我覺察

別急著解決所有負面!讓情緒自由地流動,在獨處過程中療癒、修復內在

...

by Flora Lin
2023-04-27
通往幸福的方式百百種,放下單一認定,標準答案不會是絕對的追求
自我覺察

通往幸福的方式百百種,放下單一認定,標準答案不會是絕對的追求

...

by 貓心—龔佑霖
2023-04-24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居家
    • 健康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你若芬芳,蝴蝶自來。」愛情的那些老生常談,從來不是真正開始的樣貌
感情

「你若芬芳,蝴蝶自來。」愛情的那些老生常談,從來不是真正開始的樣貌

by 貓心—龔佑霖
2023-05-29
青春期性早熟的 3P 評估原則:讓醫師為孩子的需求做好把關
健康

青春期性早熟的 3P 評估原則:讓醫師為孩子的需求做好把關

by 女子特派員
2023-05-29
我們都是台灣人!基隆市綜發處處長林麗蟬勇敢翻轉標籤,為新住民發聲
新住民在台灣

我們都是台灣人!基隆市綜發處處長林麗蟬勇敢翻轉標籤,為新住民發聲

by Flora Lin
2023-05-29
地板材質挑選 3 重點!自然環境、家庭需求、個人風格缺一不可!
居家

地板材質挑選 3 重點!自然環境、家庭需求、個人風格缺一不可!

by Yukie You
2023-05-26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