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氣 loft 工業風咖啡店,這 3 家你去過了嗎?

除了茶飲之外,外來的咖啡早已成為台灣人的日常飲食文化了。根據報導,台灣一年的咖啡商機高達 700 億,平均每人一年喝掉 122 杯咖啡☕ !

競爭激烈的咖啡店,想要市場上生存,除了咖啡要好喝之外,店內的裝潢設計,也是影響客人會不會上門的一大因素。挑高開放、少有牆面間隔的 loft 風格,融入工業元素,利用廢鐵和舊木條改造成桌椅,這樣的室內設計概念成了不少台灣咖啡店愛用的裝潢風格。以下就來介紹幾家高人氣的 loft 工業風咖啡店。

1.適合獨處的音樂療癒咖啡店—沐鴉咖啡

這家位在北市中山區巷弄內的咖啡店,曾是電影《六弄咖啡館》的取景場所,店內空間雖然不算大,但是素雅的木質桌椅,加上暖黃色調的燈光,配上水泥牆上的復古海報、陳列有序的書報雜誌及唱片 CD,傳遞出濃濃的文青氣息。

沐鴉咖啡
loft 工業風加上復古小物與暖黃光線的妝點,營造出電影裡濃濃復古風的場景

圖片來源:Facebook@mooyacafe

店內座位區各有各的特色,除了搶手的靠窗位子,還有吧台區、靠走道的小方桌區;最特別的還有一個投影區,不定時播放無聲電影。偶爾也會與音樂人合作,舉辦小型演奏會。

沐鴉咖啡活動
店裡不時舉辦的小型藝文活動,深得文青咖啡們的心

圖片來源:Facebook@mooyacafe

用心的店主人,還在各區設置了插座,不限時也不收服務費,再加上好喝的咖啡、餐點,以及讚不絕口的音樂,難怪會成為不少咖啡控獨處的第一首選。

2.隱身在工業區內的咖啡館—Alpha Coffee & Tea

這間家隱身在桃園工業區內的咖啡店,路過沒特別注意,絕對不會發現它的存在。地點那麼隱密,幾乎是靠著口耳相傳,朋友相揪作夥才知門路的店家。

座位的選擇除了一般的圓桌靠背椅外,還有沙發、吧台、小包廂等區,相對於其它開設在市區內的咖啡店,這家空間寬敞舒適,待在店內讓人感到無比舒適自在。

Alpha Coffee & Tea 空間寬敞
寬敞明亮的座位區,可以讓客人愜意地坐上一整天

圖片來源:WalkerLand吃飽玩好窩客島

這家店其實是由咖啡原料供應商所開的,不僅有專業的杯測團隊負責對咖啡豆的品質把關,還設有恆溫、恆濕的空調倉庫,嚴格控管咖啡豆的儲藏環境。

店內提供多種自家烘焙的不同產地咖啡,而且以手沖的方式,讓客人一次可以喝到冷熱兩種不同風味的咖啡口感,超適合咖啡老饕來此激盪一下味蕾。喜歡調味咖啡的朋友,這裡也喝得到喔!

Alpha Coffee & Tea 咖啡飲品多
有自家烘焙設備,也有專業的杯測團隊,讓人對店內的咖啡品質很有信心

圖片來源:Facebook@Alpha Coffee & Tea

3.多了溫馨氛圍的鄰家咖啡店—HAUSINC CAFE

這家咖啡店位在台中科博館及植物園附近的住宅區內,外觀是很簡單的木色和猶如墨彩的淺灰磁磚牆面,給人相當沉穩的感覺。兩層樓的營業空間,座位空間算是相當充足,但是沒有時限的用餐時間,再加上評價極高的咖啡、餐點,以及舒適的用餐環境,假日店內總是一位難求。

這家咖啡店是由一對夫妻共同創業開設,開店歷程也是有道不盡的故事,或許下回可以專文採訪再和各位分享。

店內的裝潢融合了紐約現代 loft 和復古 vintage 兩種設計風格,邊間一樓木製咖啡吧台後面是一整個潔白的磁磚牆面,搭配採光好的大扇玻璃窗,黑鐵與厚實木板的收納架,給人明亮又舒適的感受。

HAUSINC CAFE佈置
結合紐約現代 loft 與復古 vintage 風的咖啡店,店內氛圍充滿了溫馨質樸感

圖片來源:Facebook@HAUSINC-CAFE

與一般咖啡店不同的是,1 樓後方半開放式的廚房讓來店的客人可知道廚房的整潔狀況,吃得更安心;儘管原意設計是希望拉近與客人打招呼的距離。

店家男主人原為建築設計師,對設計很有品味的他,選購了國外設計師品牌的椅子及燈具,讓整個室內空間更有質感與格調。2 樓座位區更多,整面的紅磚牆面,再加上延伸至天花板的黑鐵收納架,展示店主人收藏的杯組、公仔玩物,以及可供客人翻閱的雜誌書籍,更有鄰家般的自在感。

店內的輕食極受客人的好評,不少在地人會在假日時來到這裡享用早午餐。

HAUSINC CAFE餐點
份量不小的美味輕食,搭上新鮮的沙拉,掳獲不少客人的胃

圖片來源:aliveFacebook@HAUSINC-CAFE

現行獨立咖啡店除了有採用 loft 工業風的裝潢外,也有不少主打個性化的咖啡小店。你有私藏的優質咖啡店嗎?快來和我們分享吧!

延伸閱讀:連鎖咖啡喝不出的人情味!帶妳走訪內行人才知道的 7 家台北老咖啡店

延伸閱讀:美得像到京都一樣!高雄最強 10 家日式咖啡館大公開

chiayilu

著迷於文字無窮的力量,喜愛閱讀與文字寫作,樂於穿梭在字裡行間,傳遞知識與注入暖流。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