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從「我願意」到愛情的墳墓:婚後的生活是好是壞,只能靠雙方創造與評斷

by 媽媽經
2022-01-18

結婚至今,還記得當初對他說出「我願意」的那一刻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一腳踏入婚姻?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戀愛時的優點,都可能變成婚後最受不住的缺點,那麼,到底為什麼要結婚?

答案一

該嫁了/時候到了/就是感覺該結了

圖片來源:《只是在結婚申請書上蓋個章而已》劇照

十對夫妻大概有六七對都是這樣的回答,愛情長跑多年,有了足夠的存款,自然而然下一步就是結婚,即便現今不婚主義的情侶越來越多,但畢竟婚姻是一份保障,跟著時代、跟著命運,甚至是跟著同溫層的潮流,結婚這個決定,就這麼下了。

米妮從小的時候,就一直嚮往著自己擁有一個家的感覺,她在 22 歲時與先生相遇,交往了七年終於決定踏入婚姻,如今,有了孩子,米妮也實現了當時的嚮往,丈夫對她很好,自己的爸媽對女婿也非常的放心,可以說這段婚姻,自然而然發生,也自然而然的走的穩定又踏實。

有網友覺得,就算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也不是我們的墳墓,迫不及待想在一起,愛的火熱就結了婚,但卻不是每個人都像米妮一樣幸運,有人沒有意識到未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枯燥、狗屁打雜的無奈,踏入婚姻,在當時以為是一份謹慎,回頭想起來卻變成一種衝動。〈延伸閱讀:進入婚姻後才明白:「事情很難有完美的解套方法,唯有彼此不斷取捨才能界定家的樣貌」〉

答案二

想逃離原生家庭

圖片來源:《今生是第一次》劇照

好的原生家庭讓人不忍離開,給予傷害的原生家庭,卻讓人忍不住想逃開,帶著傷害的女人,當遇到了只對自己好,真心到不真實的對象時,那股想嫁的衝動就像海浪一般,擋也擋不住,似乎只要嫁了,過去一切的傷都能被醫治了。

小莉的原生家庭,給予他的是痛苦與悲傷,從小就渴望被愛的她,在遇到關心她的人時,總是一股腦地把自己投進去,就連婚姻也是,為了離開原生家庭,急忙的踏入婚姻,但卻沒想到竟是慘痛的經驗,幾乎是複製了原生家庭的模式,後悔的她,感嘅一生只能如此,只能期盼孩子不要再步入她的後塵。

有網友認為,其實逃離原生家庭不一定要用嫁人的方式,到外地工作也許也是一種方法,如果用嫁人的方式離開原生家庭,只不過是往自己身上壓上另一個重擔而已。〈延伸閱讀:從原生家庭探討感情中最易缺乏的「安全感」:即使不足,仍可透過伴侶的呵護填滿〉

答案三

生米煮成熟飯

這大概是現今世代越來越容易出現的回答了,一不小心養出一顆蛋,不下下來怎麼行呢?也有人說,若沒有肚子裡這顆蛋,也許兩人就一直同居下去,根本不需要去辦理結婚,也能有結婚的樣子,但就是因為有了孩子,才必須結婚。〈延伸閱讀:探討「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的主要原因:無論如何,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

阿秋一直以來都認為,婚姻是她這輩子做過最錯誤的決定,與丈夫是因為有了孩子才結婚的,連婚禮都沒有,也因為先斬後奏的婚姻,讓自己的娘家時常被指指點點,婚後生活也是以淚洗面,對阿秋來說,如果人生可以重來,她絕對不要結婚。

 

你呢?你為什麼要結婚?婚後的生活,是讓你感謝幸好結了婚,還是讓你後悔不該踏入婚姻呢?

 

主圖來源:《今生是第一次》劇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媽媽經

相關

媽媽經

媽媽經

媽媽經」是一個專屬媽媽的園地,這裡網羅媽媽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資訊和最有知識性的內容。 在這裡,妳可以學知識,分享任何生活大小「識」,也希望每位媽媽除了在家庭之外,也能在「媽媽經」的園地裡,創造出更高的成就感!

相關文章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美國離婚教練:悲傷其實代表當事者認定的「失敗」
婚姻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美國離婚教練:悲傷其實代表當事者認定的「失敗」

...

by 媽媽寶寶
2023-09-26
「系統櫃、木作櫃」怎麼挑?5 大優缺點分析一次了解
居家

「系統櫃、木作櫃」怎麼挑?5 大優缺點分析一次了解

...

by Yukie You
2023-09-25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樂生活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by 風傳媒
2023-09-28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Going Green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by ichiro Chen
2023-09-28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裡寂靜地長眠。」
書籍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裡寂靜地長眠。」

by Conan
2023-09-27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撼動一時社會事件,直戳敏感議題的高質感台劇
影評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撼動一時社會事件,直戳敏感議題的高質感台劇

by Albert Wang
2023-09-27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