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沒有離婚的時候,
就有很多朋友問過我,當初是在什麼情況下選擇結婚的?
直到現在,還是很多人會問我這個問題。
當時的我,才 25 歲,對於婚姻一無所知,
對方長輩覺得應該可以結婚了,
就替雙方訂好了日子,
後續也就開始了一般習俗必備的流程。
對於結婚這件事,
我半推半就的,內心沒有特別的喜悅,
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想結婚,但也沒堅決反對。
接著,對拍婚紗感到新鮮,
沈浸在把自己打扮成華麗公主的樂趣裡。
買結婚鑽戒,也指定非買那個小藍盒不可。
但是對真正走入婚姻有什麼想法呢?
說實話,是一點想法也沒有,
因為,也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
默默的,結婚那天就到了,
熱熱鬧鬧的盛大婚禮,再去做個登記,
便成了已婚身份,接下來就是被長輩追著問,
何時要生小孩?
這一切都自然的像是個SOP標準流程。

多少女孩跟我當時一樣,想到婚姻,
就是婚紗、鑽戒、婚禮、蜜月?
而不是婚姻裡的信任、相處、尊重與相互扶持?
那些結婚前讓妳感到有趣的事情,
都只是要走入婚姻之前的儀式,
不是婚姻裡真正要面臨的未來。
我猜很多人大概都像我當時一樣,
內心沒有很肯定,但也不到要反對,
覺得好像在一起很久了,
一時也找不到理由分開。
加上年齡是也差不多了啦,
跟對方家人相處起來也還可以啦,
反正也都同居了,現況沒有什麼要改變,
不過就是多張結婚證書,
那所以結婚好像也沒差?
這個「好像也沒差」的心態,
可能是多數人選擇走入婚姻前的念頭。
但為什麼,我們不是很肯定的想著,
嗯,是的,這就是我要的人生伴侶,
我想要跟這個人共組家庭,一輩子在一起。
沒有肯定的答案,只有消極的「應該沒差吧?」
這竟然是我們對於人生大事所下的判斷。
會不會我們在選擇一項工作或者考慮要不要離職時,
都還想的比較多?
於是現在對於面臨是否要結婚的朋友,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
我都會說,多想想,給自己一個肯定的答案,
不要半推半就,
也不要覺得年齡好像差不多了,
或者只是想給對方一個交代,
更不要覺得好像也沒差就結一結算了。
好好想想,對方是不是妳想要的人生伴侶,
以及,對方是不是真的適合妳。

他是不是充分的了解妳,並且真心的喜歡妳的本質。
在他面前,妳是否可以真正的放鬆做自己,
不必惺惺作態或討好,
更不必擔心是不是怎麼樣他就會不愛我了。
在妳軟弱的時候,
給予妳心靈上的支持與撫慰。
在妳需要空間的時候,
給予妳充分的尊重與自由。
在妳意氣風發的時候,真心替妳高興,
而不是感到妒忌或自卑。
妳們的各種價值觀即使不完全一樣,
但在大方向上大致相同並且能互相尊重。
即便會吵架,但總能在事後溝通出共識,
維持良好的互動一起解決產生衝突的原因,
不會任問題一再惡性循環。
跟他在一起,妳是否感到愉悅、平靜、舒服、自在?
想起他的時候,妳是否擁有正面的回憶跟情緒?
同樣的,自己之於對方,有沒有帶來這些?
畢竟,唯有互相,才會長久。
任一方的不斷退讓或委屈,即使表面風平浪靜,
都總有一天會潰堤。
結婚前,多問自己一些問題,
只要一有不確定,就再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吧!
別被社會壓力、年齡、日期、長輩親友的期待給束縛了,
這可是妳的人生,
婚結了,日子是妳在過的啊!
既然是一輩子的事,
慢下腳步,多想想,不會錯的。
當妳的內心有了肯定的答案,再對自己 say yes 吧!
主圖來源:unsplash
文章來源:周品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