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你也習慣以嚇阻來保護孩子?多給彼此「3 秒」會看見不同的結果

by Ruby Lu
2018-07-20

翊華是個活潑的孩子,從他一進入治療室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隨之而來的則是媽媽的制止聲「不要跑那麼快!小心跌倒!」、「不要爬那麼高,小心摔下來!」、「那個不要摸,唉唷!走!去洗手!」,具有經驗的治療師一眼就可以看出,其實要調整的是媽媽的心態。

由於目前的社會環境,每個家庭的孩子人數都很少,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因此無不呵護備至,期望每個孩子都能平安、順利的成長與發展,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延伸閱讀:別小看孩子的能耐,他比大人想像中還要厲害!)

kid圖片來源:Hugues de BUYER-MIMEURE@Unsplash

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與環境互動,簡單的說,就是東摸摸、西跑跑,在這過程中,大腦吸收了很多訊息,並且整理後才能做為將來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識,例如:大熱天一頭鑽進爸爸的車中,一股熱氣醺的頭昏眼花,因此知道下次進入另一個空間時,要先探測一下環境,這也造就了孩子凡事都必須先了解清楚後再進行的正確心態。

如果媽媽一開始就喊著「熱啊!不准進去!」孩子體驗的則是媽媽的嚇阻,這樣的孩子將來就無法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凡事媽媽都會幫忙先處理好。不要說影響將來成就如何,臨床上常見到這樣的孩子在學習階段注意力無法集中。

kelly-sikkema-198975-unsplash圖片來源:Kelly Sikkema@Unsplash

那麼,該如何處理孩子的突發狀況呢?基本上的原則就是把握清潔、安全。只要在清潔與安全的環境當中,不妨多等孩子三秒鐘,或許你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延伸閱讀:錯誤的讚美孩子反弄巧成拙?試試「W+B稱讚法」建立正確人生觀!)

曾有一位媽媽在親子講座中分享道「有一次吃飯時間,他跑到餐桌用力的拉出椅子,我以為他又要爬上椅子玩了,但是當下我決定給他三秒鐘,結果,他拉出椅子後跑到我身邊跟我說『媽媽!請坐!』要是我當時一開始就阻止他,或許我就會失去一位小紳士了!」

kid play圖片來源:Lauren Lulu Taylor@Unsplash

古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或許社會型態改變,每位家長都對教養兒童戰戰兢兢,但是孩子會成長的,過度的協助反而讓他失去成長發展的良機。或許孩子還沒學會正確的行為、或許孩子還沒有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但是,多給他們三秒鐘,不僅孩子成長了,您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會獲得提升。

主圖來源:Joseph Rosales@Unsplash

文:張旭鎧/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張旭鎧.職能治療師

作者介紹:

張旭鎧,高雄醫學院復健醫學系畢業,育有一女一子。從事兒童職能治療十多年來,迄今服務過千餘位的孩子。曾經歷腦傷住院治療,鬼門關走一回後,認為老天讓他繼續活下去,是希望他能盡全力為孩子貢獻一切,並將這十多年來的寶貴臨床經驗寫出來,幫助更多孩子。因此於 2009 年 7 月出版第一本書「5分鐘玩出專注力」獲得父母極大迴響。

相關

Ruby Lu

Ruby Lu

擁抱生活裡的失落和璀璨,寄望在空空的星團,期許可以以自己所願方式過完今生,拜託別輪迴。

相關文章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

by Conan
2023-12-07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美食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

by ichiro Chen
2023-12-06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類別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富都青年》:新科影帝吳慷仁化身喑啞人士,演出無身分者的苟延殘喘
影評

《富都青年》:新科影帝吳慷仁化身喑啞人士,演出無身分者的苟延殘喘

by Albert Wang
2023-12-08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照顧者/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照顧者/社工篇】

by Conan
2023-12-08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by Conan
2023-12-07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美食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by ichiro Chen
2023-12-06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