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讀心術的家-從 0 歲住到 100 歲的 AI 公寓
想像一下,當你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到睡著,室內會自動調節成舒眠的溫度、播放助眠的音樂,讓家不只是家,而是個會「思考」的貼心褓姆。
加州新創公司 Brain of Things 開發中的 AI 公寓,就是一個會記錄使用者所有生活習慣、喜好的智慧住宅。在你開口或動手之前,就把服務端上來。
特別是未來獨居人口越來越多,彷彿會讀心術的智慧公寓,讓獨居生活安全又便利。
更重要的是,AI 會不斷的學習與進步,提供不同年齡層不同的服務。在未來,我們不用考慮幾歲換房子或翻修,有了智慧公寓住到 100 歲也沒問題。

▍ 不只照顧你,還載你出去玩的照顧機器人
現代人越生越少,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因此全世界的長照都同樣面臨「照顧人手不足」的困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豐田汽車宣布要在 2019 年正式販售家用型照顧機器人 HSR。可以協助老人搬重物、拿東西、翻身,未來更打算進階到自動駕駛,讓長輩不再因為身體退化,限制了活動範圍,也開啟長照人力的另一種選擇。
【看影片】輕薄的相片也可以輕易拿取,大大增加照護範圍
▍ 我的醫生是機器人?當人類與 AI 聯手絕症將有新解
日本動畫《怪醫黑傑克》曾經出現由 AI 醫師為病患執刀的情節,剛好最近《南華早報》新聞指出,中國飛訊科大開發的 AI 醫師助理,順利通過了中國國家醫師考試。或許,不久的將來真的會出現 AI 醫師為病人看診的畫面呢!
AI 的優勢在於,能快速且大量的吸收資訊,並提供精確的數據分析,讓人類醫師做出更準確的診斷或手術。尤其,面對至今束手無策的重大疾病,比如失智症、癌症等,都有可能在 AI 醫師的協助下找出新解藥。
中國第一間由 AI 輔助的醫療中心開張
▍ 提早一年預知死期,把握時間不留遺憾
如果可以提早一年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你會如何與這個世界告別?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史丹佛大學研發出一種可以預測病患死亡時間的 AI 系統,且實驗後準確度高達 90% 以上!甚至可以計算出執行安寧治療的最佳時機,儘可能讓病患無痛離世。
當死亡時間可以被預測,那麼不只病人與家屬有更多方式與時間告別、完成心願,醫生也能夠擬定專屬的臨終治療,讓生命不留遺憾。

有了各式各樣聰明的機器夥伴,不只生活品質提升;醫療上,現在看似絕症的疾病,未來或許只是咳嗽般的小感冒;再過一陣子,說不定還能相約機器人上美容院、遊山玩水兼打卡拍照呢!
主圖來源:Digital Trends
延伸閱讀:我的晚年我做主!不靠孫兒,這些英國大媽們打造出自己的「慢活俱樂部」
延伸閱讀:有你的地方就是家!她在 60 歲之後的幸福,就是甘願與夫住進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