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一定要有龐大的資源和雄厚的資本嗎?在這個輕創業時代,「有想法」、「夠獨特」、「有勇氣」就能抓住機會去創業!今天來聽聽 Alibamboo 阿笠竹工創辦人兼工頭的許雅婷(阿枒)分享她憑著竹工藝技術教學編織出的創業之路。
Q:阿枒當初在什麼機緣下創辦「Alibamboo 阿笠竹工」?
A:在創業之前,我在文化創意產業工作約 7 年,因工作關係訪問過好幾位以竹子為創作主題的設計師,也去上竹籐編織的課程,就這樣開啟了我的竹藝之路。
學了六年後發現,竹藝課程學的年輕人好少喔!在我觀察一段時間後,也拜訪過多位竹工藝師和店家,試著找出一條適合存在於市場的模式,開始有創業想法。
以傳統工藝創業的根本原因,緣起於我享受自己動手做東西的樂趣,也對台灣本土文化與歷史有很深的感情和興趣,所以才選擇竹編工藝教學為主的方式創業,希望透過教學能讓更多人感受竹藝文創之美。
Q:妳在竹編工藝這條路上,遇到挫折時如何克服呢?
A:其實創業後的挫折反而比較少,真正的挫折是我創業前的人生。竹工藝最重要的就「工」,工不好也沒資格談藝,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的挫折感是很大,但也讓我慢慢了解會失敗其實是正常的,所以不需要跟別人比較,只要每天多做、多練習一定會有的進步,所以後來我從事教學時也是以這樣的心情跟學員們分享。
Q:許多藝術創作者會認為創作之路很孤單,妳怎麼面對?
A:我認同做創作工作需要安靜,但安靜並非自我封閉。與其悶著頭做不知道有沒有市場性的東西,不如多跟外界交流。
曾有機會遇見許多很正向、年齡跟我相仿的設計工作者,讓我學到正向思考方式,跨出自己的小框架,所以在創業前,我曾以「小竹馬」的體驗課,實際了解消費者對竹編課程的接受程度。
一路走來,我學會遇到挫折不要急切的去想要怎麼克服,反而更該冷靜下來,把現況分析清楚,讓自己從心裡真正接受後,再試著累積幾件作品跟人交流。創作路上,交流是重要的,我會透過經營竹工藝網路社群,知道有一群也是關心台灣文化發展、注重環境生態的人在不同地方努力,這讓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Q:從竹編工藝中,妳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A:我覺得最大收穫就是擁有許多非常棒的「學習」機會。
1. 學習同理心:透過教學跟學員互動,我學會讓自己心態歸零同初學者,了解他們在過程中會面對的挫折,帶著同理心和他們一起學習。
2. 學會面對挑戰:在創作中,面對失敗是很平常的事,不要因此焦躁,只要願意提起勇氣都可以重新來過。
3. 學著讓心靈沈澱:工藝創作需要極高的專注度,也要鍛鍊自己的耐性和毅力,因為唯有沉住氣才能做好每個作品。

Q:這份工作給妳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
A:我覺得能靠自己的手藝和頭腦謀生是一件很踏實的事情。對於我的學員們,看到他們覺得學竹工藝很好玩,想跟家人分享作品製作的樂趣,或是跟我分享他們家族對於竹器的感情,這些都讓我覺得很感動,也很有成就感。
Q:一路走來有這麼多風景,阿枒對未來的期許是什麼呢?
A:在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幾個關心的人說:「妳這樣會失敗吧!」千萬別因為這句話就失去夢想,因為沒有人可以幫妳過妳的人生,也無法想像妳心中的風景。勇敢的去嘗試,就算失敗也能快速修正,就會發現事情比想像中的還要簡單。

對於未來我期許自己持續做好推手的角色,希望透過阿笠竹工的經營模式,能以兼具現代感、生活感、設計感的方式推廣竹工藝,吸引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這個產業,去成為源頭的原料供應商、竹匠、藝師等,只要年輕人願意投身竹工藝,無論成為哪個角色都好,大家一起努力把竹工藝延伸下去。
延伸閱讀:上班族也能用假日築夢!做好時間管理,她讓正職兼差都精彩
延伸閱讀:寫給想創業、創業中的妳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