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不但FB、IG社群網站開放直播,台灣有各種不同直播平台每天產出各式的內容,除了休閒、娛樂的直播內容外,新聞、知識性的直播也非常受歡迎。女子學邀請水晶主播王宜安跟大家分享,以多年電視主播的經驗投入經營新媒體的直播,過程中的收穫及火花。
Q:宜安從事主播行業多久了?
A:我一畢業就當記者,新聞工作17年、電視新聞記者6年、電視台主管11年、主播主持5年。目前離開新聞台近1年,從去年開始轉為直播主播與新媒體主播,是把過去的傳媒經驗和新媒體結合。台灣直播節目是「中天新媒體快點TV」,中國的阿里巴巴直播平台,另外也有直播到海外的節目。

Q:前一陣子的騷擾事件還好嗎?
A:之前有遇到被假冒台灣藝人騷擾的不愉快經驗,本來想報警處理但他的 IP 在中國,也查不到,有了那次經驗後,我和網友的互動上會更小心。
Q:宜安是怎麼開始投入新媒體的直播?
A:我之前是財經中心主任做辦公室每天工作16小時,早上六點起床趕八點播報,8:40 衝進會議室開稿單會議,那時手上還有財經節目,不但是主持還是製作人,身兼多職。2016年中旬,擔任財經中心主管和財經主持人接觸到新媒體,所以去年6、7月當大家都還在觀望直播時,我就開始先做財經科技直播節目。
當時台灣直播並沒有這麼夯,第一個接觸的是台灣本土直播平台,因為在傳媒主持財經產業趨勢,他們的 CEO 先找我主持了一場跟 GOOGLE 的論壇,就是我和直播結緣的開始。後來又有幾場財經科技直播節目,也和數位時代合作直播。
2016年8月中國的花椒平台要做一場直播主持,是 Selina 與賈靜雯同台的直播專訪,希望能找台灣有新聞主持經驗的主播,這是我在中國的第一場直播節目。當時在台灣,中天新媒體「快點TV」也有直播節目,我也在該節目經營直播,到年底台灣直播突然很紅,那時我經營直播節目的經驗已經很豐富,也很快速可以上手了。
今年2017年初不但有固定的中國直播主持,9月份開始,因為在新媒體直播及主持節目的經驗,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系聘我為講師,去教直播興新媒體課。

Q:妳覺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最不一樣的三個地方是什麼?
A:
1. 觀眾要看的重點不同
在電視台播新聞要很快聚焦知道觀眾想看什麼,主持是一字不漏不能講錯;直播或新媒體,觀眾要的是主持人的親和力、粉絲直接的互動和黏著度。
2. 時間不同
電視媒體在短時間內要說完重點,例如一分半新聞的重點菁華;新媒體直播主持需要隨時與觀眾互動,在台灣直播時間約三十分鐘以上才算一個完整的直播,在內地要超過一小時。
3. 觀看數據不同
以前舊媒體是每分鐘看新聞收視,這條新聞話題不討喜、議題大家不愛收視平平,下次遇到就會少做這類新聞議題;直播是看觀看人數,人數往下掉就要轉議題,而且可以直接問網友要不要聽這個話題,是非常直接的。
Q:通常電視媒體和網路媒體同時運用,是如何操作?
A:2016年松山車站發生爆炸傷人事件,那一天我還在新聞台,我家就離事發現場不遠,我馬上走到事發現場,一邊跟戴立綱做電視新聞第一手 SNG 連線,也同時在中天 FB 粉絲團用我的手機直播。新聞台連線跟觀眾說現場的新聞處理,但 FB 直播有很多民眾可以直接在 FB 一起跟我感受現場有多緊急。那時我是電視媒體與新媒體兩個同步做,SNG 連線是我與立綱主播互動,他問我問題我回答;手機直播是網友看到後問我現場狀況,我即時回覆網友。至於手機拍攝畫面好不好看、角度如何不是重點,臨場感是吸引網友參與手機直播的重點,這是電視新聞做不到的互動。
Q:在傳統媒體多年經驗,對妳在新媒體的操作有什麼幫助?
A:之前累積長期電視台 SNG 和主持主播的訓練,讓我有很好的說故事能力,所以在中國主持直播節目就算兩小時可以不斷線一直講,因為看畫面說故事的功力在傳統媒體是我的基本功,所以我自己就算一人拿手機開直播,也知道畫面要怎麼拍、人數下來時要轉議題。
Q:新舊媒體的觀看數據不同,在轉議題妳會怎麼轉?臨場反應通常會怎麼做?
A:傳統媒體勢微是事實,但新媒體也是一樣要給內容,所以說故事的能力一樣是必要的,只是用不同的口吻去論述。傳媒以前是看每分鐘收視,這個議題收視不好,之後遇到就會少做;但直播只要透過觀看人數的增減,就知道大家對議題的接受度,還可以直接問網友要不要聽這議題,真的可以非常即時調整。
直播就見好就收,如果30分鐘能維持到40分鐘就算不錯直播,就不要再長。另外, 我之前因為做舊媒體的經驗,已經知道那些話題觀眾每做收視必看,也會把它用來新媒體直播的議題設定上,就像是「大數據」概念,我把傳媒過去可能我們也做過幾次每做必好的議題拿來試在新媒體,成績也很不錯,只是論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Q:妳平常這麼忙,又專攻財經科技,怎麼充實新知?
A:我一直以來就有每週去誠品看書的習慣,在電視台26歲就意外成了菜鳥主管,當時帶的記者有些還比我資深,所以除了不間斷的閱讀之外,也會透過看不同的戲劇、節目訓練多角度思考。
我個人喜歡韓流,從韓國綜藝和節目都有看,從中可以看到他們文化、最新的影音技術,韓國觀光節目做到跟歐洲觀光局合作,用空拍的畫面超棒。另外有些中國的后妃、帝王的大陸古裝是我必看,不但能從古知今,也從中能學習到職場上用人以及上對下、人與人之間的眉角。影響我最深的古代女子有四位,我從小的女性偶像是武則天,從用人、學識到野心都很厲害,她給自己的評價是無字碑,是好是壞讓後人評價。
但慈禧、羋月、清朝大玉兒這幾個女人,有的是愛情失利有的是愛情得意,有人選擇為了國家有人選擇滿足自己。我真的覺得古代女人很堅強,我要是在後宮,早就不知怎麼樣了,還能當到皇帝(笑)!不過,我覺得女人要有知識、會學習,真的很重要!這四個女人都是有唸書,自己願意去提升自我。

Q:可能妳已經習慣這麼高壓的媒體生活,那下一步計劃呢?
A:這16年其實一直在工作,連研究所都是在工作時去唸,所以這一年剛好搭上時代媒體轉換的列車。在9月份開始會把過去在傳媒和新媒經驗教給傳播學系學生,正式到銘傳成為老師,除了教直播也教傳媒與新媒體。另外會在新媒體開新節目外,也會往中國發展,會跟阿里巴巴合作內容的部分。未來會出一本跟自己喜歡的事有關的書,可能是韓國企業文化的書。
延伸閱讀:不是輕鬆玩就好!想成為「旅遊部落客」前妳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延伸閱讀:在風雨中堅守岡位,為觀眾說出動聽的故事-主播培滋在鏡頭下的工作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