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為何個性內向的留澳工程師,會想改行當廚師開餐廳?台中療癒系美味餐酒館 Anjoy Kitchen 的主廚楊安喆(An)就是半路轉行當大廚,獨挑大樑以一人廚房傳遞美食療癒力,端出道道美味誘人的精彩料理。這臨時起意的天菜大廚養成計劃,讓 An 說給妳聽!
Q:原本廚藝經驗值為零的妳,為何從留澳工程師轉行當廚師?
A:全家人包括我自己都沒想到我會有天改行當廚師(笑)。在澳洲求學時期接觸到餐飲工讀機會,結果卻意外觸發我對料理的興趣,加上留學生生活想省錢,所以就捲起袖子走進廚房自己動手做菜,我做的料理受到室友的喜愛,看著室友津津有味邊吃邊說好吃,就覺得能做出好吃東西的成就感讓人有滿滿的幸福感,就是這種感受吸引我想成為廚師。

Q:An 家人對於這個「職涯大轉彎」支持嗎?
A:家人們對於餐飲業的印象就是高度勞力、職業傷害多、薪水少,所以並不支持我轉行投入餐飲業,我能理解他們的反對是出於關愛,儘管是條不輕鬆的路,但我還是堅持要走,當然最後在我的努力下終於獲得家人們的支持。
我們不是會把愛掛在嘴上說的家庭,平時與父親談話互動不多。我印象很深的是有次在車上與父親提到創業的理念與想法,那是我第一次與父親長談,創業的話題讓過程顯得有些嚴肅與尷尬,父親當下沒多說什麼,但我知道他放在心上,如果不是透過開店這樣的原因,或許很難有機會與他長談,後來父親也用他自己表達愛的方式支持我,我很感謝他。
Q:為踏上廚師一職,An 安排了哪些天菜大廚養成計劃?付出什麼努力?
A:廚師是門技術質量高的工作,需要不斷大量重複動作才能累積提升技能,當我在澳洲決定邁向廚師之路,清楚明白自己必須大膽放手一博,所以我選擇兼職三份工作,藉以彌補非專科背景的不足。

第一份工作是在澳洲某公司的員工餐廳做外燴,一場外燴活動會有百人餐點的需求,透過大量餐點需求,學習有效率、有系統地完成餐點製作;下班後到中國城的餐廳當廚助,開始我的第二份工作,有切不完的菜、備不完的料,但也就像蹲馬步練基本功一樣,訓練了紮實的刀功技巧。
第三份工作在週末,我到小農市集當咖啡師助手,別以為煮咖啡就輕鬆,這是間在兩個小時內能賣掉五公斤咖啡量(相當於三百杯咖啡)的店,而且製作過程中品質若沒達到標準,成品是會被淘汰掉的,累積三次的失誤會從吧台中被剔除。
持續了兩年不間斷的工作狀態,快速且高壓的環境反而雕琢了我對品質堅持的細膩度,也成為我開店的經驗累積,雖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環境反而給了我更紮實的臨場實戰。
Q:An 為何選擇回台創業開店?透過 Anjoy Kitchen 想傳達什麼飲食理念?
A:當時在澳洲的室友要回台中開餐廳,想請我幫忙設計餐點及製作,我就藉由這樣的機會回台灣。台中有非常多個性特色的小店,人文環境和澳洲相差不遠,所以我就決定也在台中打造自己的店 Anjoy Kitchen(店名 Anjoy 是由 Enjoy+我的名字 An 結合而來的,我們稱來用餐的朋友為享食者)。

我認為餐廳是一個能與享食者交換故事與理念的平台,就像與家人圍繞著餐桌交談一樣,彼此分享著人生故事,也豐富我的生活經歷。希望透過 Anjoy Kitchen 傳達健康飲食、均衡營養、推廣時令在地食材的餐飲理念。
Q:創業後,妳如何跨越遇到的難題?曾發生什麼印象深刻的事?
A:Anjoy Kitchen 是一人廚房的小店,包含餐廳營運、餐點設計、員工訓練、事務打雜都由我一人包辦,平均每天工作 12~15 小時,我的個性比較內向,但是一間店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要懂得主動向外尋求資源與幫助,如食材採購、粉專行銷、飲品設計等,找到合適的協力單位配合,我很珍惜每個願意給我意見的人,那些都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其實我蠻幸運的,感謝一路走來獲得很多貴人朋友的幫助,開店帶我跨出了舒適圈,讓我提起勇氣做許多不太擅長的事,例如早起上市場跟菜商叔叔阿姨搏感情,學習挑選食材,他們知道我是一人廚房後,都會主動先幫我削好菜或切好魚,很有人情味;又或者學習跟客人聊天互動等,如果當初沒有選擇改變,或許也不會遇見現在這樣的我吧!

印象最深的是我沒想過自己的創業故事也能帶給別人正能量,有位常客說聽完我的經歷,讓他終於鼓起勇氣辭去做了十年的銀行專員工作,全心投注於慈善的付出。不論是飲食概念還是個人經歷,如果能提供別人正向的影響,都是讓我持續堅持的最大鼓勵。

Q:An 開店後獲得什麼樣的成就感?
A:我認為食物是有療癒力的,吃得健康不等於吃得將就,透過享用美食提升情感交流,更進一步明瞭食材來源選擇、豐富菜色的搭配變化、健康的烹調觀念,藉由有意識的聰明選擇,讓吃成為一件很愉快的事。我覺得能讓美味食物成為他人身心的正能量來源,是非常有意義也很有成就感的事。
延伸閱讀:立志要當公務員,她卻在宜蘭開了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