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打從心裡將『它』看成是一種生命的勇敢印記,我才能真正的自由。」
住院 71 天,一共經歷 10 次手術,包含 9 次清創、1 次植皮,經過將近三年的復健,才一路回復到現在的模樣,她是陳寧,也是 2015 年八仙塵燃事件 499 個傷者的其中一位。
兩年多來,或許大多數人已逐漸淡忘,但這 499 個家庭仍在努力讓生活重新步上正軌,除了習慣正視身體上的傷疤,也要學會調適意外後所造成的心理創傷。眼前穿著飄逸藕色紗裙的陳寧,仍然得在大熱天下再加穿一條黑色壓力褲,現在的她雖重新返回職場工作,卻仍然會在經過熱炒店時特意繞路,或是因為電影中的爆破場面而崩潰大哭。

坐在陽光基金會的沙發上,在她沒拉開壓力衣露出層層讓人怵目驚心的傷疤時,陳寧也就是一般青春洋溢的陽光少女,但能夠如現在一般對各家採訪媒體侃侃而談,已是經過百般淬鍊。
「燒燙傷者在某一個時間點前,本來都和大家一樣是『正常人』,就像我以前對燒燙傷的資訊也很薄弱,誰會知道什麼是一度灼傷、二度灼傷,因為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天也會成為『傷友』。」

回想當天的情形,她說自己如同身在「戰場」,事發當時其實沒有任何爆破聲,就是一道巨大的黃光掃向現場,頓時四周開始一邊逃竄一邊驚聲尖叫,但因周遭遍布的粉塵,她和朋友宛如掉入地獄般的迷霧中,「妳可以聽得到現場所有的聲音,但就是看不到人,其實大家都在身邊,但我們卻都只能各自面對那片火場。」
一場歡樂的派對瞬間走樣,對於電視機前看著新聞報導的觀眾來說,如此寫實殘酷的畫面都已不忍目睹,更何況是現場面對一切的傷者。「被灼傷的感受已經超過人體極限,妳沒辦法用任何一個形容詞去形容那是什麼感覺。」陳寧坦承當時真的無法想像自己為何要面對這一切,也曾抓著前來援助的陌生男子,無助地問他一切是否只是一場夢,一邊用力掐著手指希望自己快從惡夢中甦醒。看著黑夜中平靜的月亮,她難以想像這樣的月色下,卻有將近 500 人同時燒傷,正面臨生死關頭。
.jpg)
躺在醫院病床上換藥復健的每一天,對所有燒燙傷者來說,都像是一種人間酷刑,陳寧的爸媽、妹妹、男友輪流在醫院照看,陪著她經歷一遍又一遍的痛苦過程,「當時整層樓只要一聽到有人開始尖叫,旁邊病床都開始發抖,想著等等又要輪到自己。」現在看起來重拾樂觀開朗的陳寧,其實剛開始所有的配合和努力都是為了家人,全身有 58% 的灼傷、7、80 處的傷口布滿水泡,不停重複換藥的過程,雖是讓她康復的唯一途徑,卻同時也在折騰著她活下去的心智。(延伸閱讀:借助毛小孩喚起希望,「動物輔療師」讓中風長者打開心門成功復健!)

「因為全身動彈不得,每天看著太陽下山時都會一直哭,覺得人生全都毀了,整個人的狀態非常低迷,身上的皮膚就像被預熱過的蝦子一直捲起來,也常常會覺得很生氣,自己的身體就這樣不聽使喚,所以後來的復健都是一種不甘心,想要拿回生命的掌控權。」(延伸閱讀:找個人疼惜、照顧、保護你?這人已經存在,那就是你自己!)
決定將整起事件的經過以及復健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是因為當時在家休養,陳寧看到自己曾寫下的「人生 50 個夢想清單」,其中一項就是「寫一本書」。於是決定寫下這本由第一人稱所撰寫的《15 度的勇敢:塵燃女孩的 900 天告白》,讓世人得以一窺燒燙傷者的心理歷程,以及八仙塵燃事件的真實紀錄。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與家人、男友的多次校稿,以及陽光基金會的協助之下,陳寧終於在 2018 年 3 月與寶瓶文化推出這本充滿血淚的著作,也透過撰寫的過程,重新爬梳自己的思緒。
「在陽光基金會做心理諮商後才發現,我心裡其實一直有一個『洞』,就是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很想要抓住任何機會,證明自己還是可以掌控所有事,證明自己不是別人眼裡『可憐的』傷者;我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現在這樣的我,或是我有沒有辦法去喜歡自己,這些都是造成心中那個『洞』的來源。」(延伸閱讀:透過「療癒系瑜伽」離開焦慮!心理師教妳生活的放鬆之道)

其實在訪談過程中,談的雖是沉重的話題,但是陳寧卻沒有帶給這個空間任何一絲悲傷的氣氛;她會不時拉高音量模仿受傷換藥的尖叫聲,或是流露真性情的重現當時不甘心的咒罵,可以想見在她受傷之前,本就是一個散發歡樂給周遭親友的快樂女孩,那時擔任空服員的她,可以自由的翱翔天際,探索世界各個未知的國度,盡情地享受青春無畏的快樂。
或許也是這樣的反差,讓她心有不甘,也讓她更加成熟,外人看到的勇敢,只是那多了一點「15 度」的勇敢,其實在她身心靈上的健康指數,也只恢復了 15 度。我們雖然都為她日常生活中受到外界的異樣眼光而感到義憤填膺,但當一細想,我們誰不都受困於陌生人的眼光與社會群體的框架呢?在潛意識中,大多數人都想成為那個「別人眼中」完美的自己,但陳寧告訴我們,唯有當你能為自己定義美好,而不受別人的評斷影響時,才能真正的讓自己自由。(延伸閱讀:「那一年中風時,我 27 歲。」她歷經癱瘓、開腦,堅強不讓命運奪走主導權!)

「讓我們一起習慣」,陪著她經歷一切後,陳寧的男友這麼說,沒有過多的修飾出華麗動人的語句,卻是最真誠坦率的告白。透過這本書,陳寧希望藉由自己的經歷,除了讓更多人重視燒燙傷者的無助與心聲,也藉此與「新的自己」重新展開對話,當個「連同傷疤一起愛」的勇敢女孩。

照片來源:陳寧、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