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開完電話會議,準備回家時,又看到那個總是關燈的同事。
「還在加班?快回家了啦!」 我不禁催促了一下。
同事抬起頭來,用他的黑眼圈望著我怯怯的問:
「Betty 呀,我能問妳,怎麼樣我才能有效率一點嗎?」
這個同事總是笑臉迎人、人緣奇佳,大家都很喜歡和他工作。每個部門助理都很喜歡他,電腦有問題可以請他幫忙修,比 IT 有效率;貨品很重,他也總主動幫忙提、幫忙搬、幫忙歸位。同事喜歡他,資料拉得快、報表做得好,公式搞不定就來問,帳結不了就來找。
他,從不說「不」。
因為專案經理凹他,他幫忙在開會前找好相關人員,催著大家把會議資料先準備好,分享給大家。因為助理求他,他會幫忙把會議室訂好,發會議邀請,還把飲料訂好,餐點買好。因為同事請他支援,他開完會還整理好行動計畫,再和與會人員追蹤。(延伸閱讀:「受得了的是訓練,受不了是磨練?」諮商心理師:工作該教你的不是忍耐)

其實這樣的 Yes Man,以一當三,效率已經極高,但是為了增加別人的方便,卻降低了自己的效率。對大家的需求全盤接受,偶爾一次的拒絕,反而會容易激怒對方,而怕激怒對方,就更不敢拒絕。久而久之,大家會把你的順從當作理所當然,即使把自己累死,還無法得到別人真正的尊重。這樣的惡性循環,不光是焦頭爛額的為人作嫁,還有苦難言,最後心裡委屈,身心疲憊。
他人的期待,不應該成為自己的壓力
我有一位在高科技產業工作的好朋友非常愛攝影,他每次幫大家拍的相片都讓朋友開心地立刻換上了大頭貼。他非常樂於幫助大家,在各種聚會、訓練、公司會議裡,你都能看到他的照片,但所有的照片裡面幾乎都沒有他,因為他都在鏡頭後面記錄人生。
一身的攝影技能讓他廣結善緣,偶而也能賺賺外快,在自己的興趣中不但可以交朋友又可以賺錢,讓沒什麼才藝的我非常羨慕。但認識愈久,了解愈深,我漸漸發現我們的對話中好像幾乎沒有他的工作,只有他熱愛的攝影,我甚至不太確定朋友的工作到底是什麼。
有一天,朋友在公司茶水間遇到公司祕書,大家都在說朋友幫總經理和董事會拍活動記錄的事,朋友反而有些小沮喪的和我說:「感覺我在公司裡面被大家記住的就是拍照,可是我自己的工作也都做得很到位呀!
從三年前公司的大型活動、全球總部也重視的指標型活動,我就是擔任指定攝影。我愈拍愈有心得,更懂得如何抓住大老闆的神韻,怎麼樣把活動情景留下記憶,辦公室裡應該有一半以上的同事都曾經在我的鏡頭下被拍到,但是大家好像就忽略我工作上的表現了。」(延伸閱讀:行銷女強人:當了媽媽後的同理心,讓我更能成為一位好主管!)
我問:「你喜歡這樣嗎?」
朋友答:「我也沒有不喜歡,但是大家一直請我幫忙, 我好像很難拒絕。」
我說:「所以其實很多拍照活動,你是不知道怎麼說『不』才答應的喔?」
朋友說:「可是如果拒絕別人,人家會很失望,我不好意思讓大家失望呀!」

我說:「不過人際關係是水到渠成的,你花太多時間在這些事情上,不但沒法讓工作更精進,你熱愛的攝影也會變成負擔。」
我接著說:「你有沒有想過四十歲想要做什麼?如果你現在要往你四十歲的目標邁進,這些雜訊會不會變成阻礙呢?」
他沉默了一陣子說: 「嗯, 我會想想。」過了幾天,他傳來訊息:
「謝謝 Betty 昨天晚上很累了還跟我談未來。我確定四十歲的時候我不想當專職攝影師,我想先把工作能力和水平追上上層長官的車尾燈。工作中遇到難題、解謎,一起完成任務還是很有趣好玩的,我的目標設定目前就是『精進工作,專注本業』,不會迷惘了。有關於拍照, 就是興趣。我的確很常週末都花時間在拍照上,所以我接下來會在拍照上做一些取捨。我會和朋友說我要取消『揪團玩拍照』的活動,然後和大家說我會暫停拍照。」
我看著手機上的訊息,開心的笑了。回他:「別擔心,朋友會懂的,勇敢說『不』吧!」果真,在他取消拍照的臉書貼文下,雖然有遺憾,但更多的是朋友們的支持和鼓勵。
堅持自己的原則沒有錯
在這個社交軟體隨時有訊息,新郵件永遠清不完,電話一直響的世界,說「不」是重要的技能。請試試有所為有所不為。讓你的同事、你的團隊、你的客戶,甚至你的老闆,在每天的工作中知道你的原則,勇敢說「不」。
你會發現,在幾次說「不」之後,你不再需要拒絕,這些要求會自動散去。適當的說「不」,就算要當好人,也不能當濫好人。(延伸閱讀:誰說生涯發展只能二選一?「洪氏加法」教你跳脫困境,牢牢掌握人生的主控權)

內容截取自時報出版《下個十年,你在哪?:時時檢視目標,無懼打掉重練,10 年 10 倍薪不是夢》/黃珮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