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學編輯室:
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買房宛如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要地點靠近捷運站、商場,生活圈越高的房子動輒一坪就要將近 100 萬,讓人開始懷疑是否一輩子只能靠租屋生活。樂活大叔施昇輝告訴我們 :「只要用對方法,人人都有機會買下自己的一幢小窩。」(以下摘錄自《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無論起薪多少都受用的超簡單投資法》一書)
聰明人都租房子嗎?

買房子? 還是租房子? 我想這是現在所有年輕人都必須面臨的重大決定。不過,就我這幾年在演講場合碰到的年輕人,70%以上都主張租房子,尤其是陳文茜說的一句話:「聰明人都租房。」更堅定了他們的信念。(延伸閱讀:從斷捨離中創造質感生活:讓家不只是一個房子,在新年幫「自己的小窩」迎來新氣象吧!)
租房優於買房的第一個理由是薪水這麼低,連生活都成問題,哪有可能買房? 如果你的薪水真的只有 22 K,而且一輩子都這樣,當然買不起,但是你如果努力工作,薪水一定能逐年增加,或是被同業高薪挖角,所以不要老拿現在的薪水,來否定自己未來可以買房的能力。
「買得起」比「能增值」重要

第二個理由是帝寶這種豪宅每坪動輒兩三百萬,即使不買豪宅,台北蛋黃區每坪 100 萬上下還是跑不掉,哪有可能買得起?這個理由很可笑,誰說買房非得買豪宅或蛋黃區的房子呢?
所有的房地產專家都只有一個論點,就是買房子唯有買在好地段,才有增值空間。這個論點絕對沒有錯,但我估計絕大多數的人一生只買得起一間房子,因此「買得起」比「能增值」重要得多,因為你或許根本不會把房子賣掉。(延伸閱讀:無論如何每月至少存 6000 元!學會用記帳來釐清「模糊」的金錢去向)
買房的保值性最高

最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不要做一輩子的屋奴」。說來也是振振有詞,因為沒有房貸的壓力,生活的品質和品味,絕對比買房子的同輩朋友高出許多。但是,這些花費可能都是短暫的享受,很快就成過眼雲煙,哪裡比得上一間房子的「保值性」?很多人更主張把買房的錢省下來,然後透過積極的投資,可以賺得更多。試問,你確定自己真的那麼厲害,買賣股票絕對會賺錢嗎?
現在醫學發達,大家都有機會活到 100 歲,但失去工作的年齡又不斷的提前,萬一你在 50 歲就失業,屆時如果連屬於自己的房子都沒有,請問要怎麼活剩下的 50 年? 一來可能找不到願意租房子給老人家的房東,二來就算老了還租得到房子,也要確定每個月都能投資獲利來繳非繳不可的房租,如果再遇一次類似 2008 年的金融海嘯,怎麼辦? 為什麼陳文茜敢一輩子租房子,因為就算沒人租給她,她也買得起房子。(延伸閱讀:想要變有錢的第一步,就是每天強迫自己省下 100 元!)

別忘了你正在存一筆大夢想基金,只要每個月有紀律地存 6,000 元,就有機會買房子。如何做得到? 看完我的論點,希望你就能有做到的信心。我只是期望大家不要太快否定買得起房子的可能。
主圖來源:《房仲女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