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裡,該怎麼表達自我需求?心理學專家:「透過深入溝通或專業的第三方諮詢,找出感情中的盲點。」

許多情侶都會遇到一件事情,就是在關係中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有的人是太過了,表達需求時候總是用吼的、罵的;另外也有一些人的關係,就單純只是有話不敢說,什麼都悶在心裡。悶久了,不知道要怎麼表達,於是就隱忍出病來,一但有一天受不了了,就直接怒火一燒,把關係給決裂了,到那個時候,對方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踩到對方很多底線而不自知了。

盡量放下不愉快的情緒,專心於溝通上

圖片來源:Pinterest

但是,要表達自己內心感受,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在關係好的情侶身上,彼此發生爭執時,腎上腺素是不會飆高的,他們大多停留在中性情緒裡面。也就是說,他們在爭執時,其實不像在爭執,比較像是輪流表達自己的意見。〈延伸閱讀:你是感情中的「熱吵派」或「冷戰派」?謹記爭吵時的溝通是為了化解誤會,不是為了佔上風

如果妳也希望能如實表達需求,也許能試試盡量讓自己心平氣和,透過書寫、傳訊息,告訴對方你們的關係之中,有一些想討論的事情。在這之後約好時間,大家把外務排開、手機放一邊,靜靜地坐下來好好地談,沈浸在兩人獨處的空間裡。

有委屈的一方可以先陳述自己的委屈,並告訴對方,自已有權提出對這段感情的意見,但請先讓我把話說完,避免變成雙方互相交戰的情況。

在一方說完之後,換另一方說,此時傾聽方和訴說方就調換過來了,傾聽方開始陳述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同樣試著避開有可能引起對方爆炸的地雷,試著把重點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而不是對方哪裡做錯了上面。〈延伸閱讀:對於感情裡出現的爭執:選擇退讓道歉不代表是錯的一方,反而是比較珍惜感情的人

必要時亦可採納第三方的意見

圖片來源:Pinterest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況。有很多人是很害怕溝通的,這源自於童年時期父母教育的方式,讓他們覺得避免衝突是最安全的。逃避依附的人往往如此,又該怎麼辦呢?

通常,在一段有足夠安全感的關係裡面,逃避依附者也會逐漸敞開心胸,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話,只是可能需要時間。另一方也可以試著詢問對方說:「我可以等你,但希望你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情。」透過這樣緩慢地練習,雙方的感情就有可能達成一個共識,慢慢地朝穩定的方向前進。〈延伸閱讀:個性直接不是傷人的藉口:「有話直說的人」總是無意間傷人,又傷害了自己

可能的話,也許可以嘗試看看伴侶諮商,讓專業的人士從中協調避免彼此踩雷,把關係推向更遠的地方;即便專業人士的探討之下,發現雙方並不適合繼續交往,那也能少掉許多爭執,看到無法走下去的盲點。

 

主圖來源:Pinterest

作者粉絲團:貓心—龔佑霖

copyright by share99

貓心—龔佑霖

台大心理系、北教大心理研究所畢業,由於本身經歷了許多充滿不安全感得感情,對於安全感特別感興趣,因此寫了許多和安全感相關的文章,希望能讓讀者找回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