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政治系畢業,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攻讀心理學碩士,回台之後卻選擇踏上艱辛的創業路,還是一個完全跟過去專業不同的領域。曾是要求完美、個性好強的的她,在創業之後收起了「證明自己」的鋒芒,開始學著「成就別人」,也在創業路上感受到,身為女性創業者的無奈與艱辛。今天女子學邀請到生醫公司創辦人 Cristina,來跟大家聊聊她在創業路上的轉變。
Q:Cristina目前是新創公司負責人,可以跟我們聊聊妳的工作嗎?
A:我是新創公司益福生醫集團的共同創辦人兼市場總監,主要的產品是抗憂鬱緩解失眠的「快樂益生菌」以及旗下子公司惠生研的益生菌系列。會做這個項目,是因為益福生醫的創辦人蔡英傑教授,在 2012 年拿到一個經濟部國家級的計畫,開發了精神益生菌,而我們是這個計畫的衍伸公司。

公司跨的領域很廣,從研發端一路做到生產、品牌和通路,我們不走一般新創生技製藥公司拼炒股票的路,而是直接走進市場,先用食品的模式讓消費者受益。目前已經成立兩年多,也希望三年內能夠把這項台灣領先全球的技術推向國際。
Q:妳有一套管理法,叫做「販賣幸福的幸福企業管理之道」?
A:在公司成立之初,我跟也是美商背景專業的經理人有項共識,就是要用自由派外商的管理方式經營公司。因為公司的產品叫「快樂益生菌」,主要客戶是有失眠焦慮,或是各種精神困擾的人,既然產品是要讓人快樂,所以員工當然也必須要快樂,客戶才能感受到產品的精神。
所以我們很重視員工福利,也重視開放式「由下而上」的管理方法,用鼓勵取代指責,用效率管理取代加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提出工作建議,因為主管的任務是在成就員工,而不是要求他們照自己的意思做事。

Q:創業是一段艱辛的過程,在那之中妳曾經遇到那些挫折?
A:我覺得是心境上的調整,因為所有問題都沒有答案,沒有人可以問、沒人幫你決定,這是跟以前當別人的員工最大的差別。因為自己就是最後一道答案,如果我也不知道,沒有人可以回答。
而且創業會遇到很多經驗外的事,像我過去的專業領域比較在公關和行銷,但創業從籌組公司開始,就必須要跟會計師、律師、主管機關打交道,決定公司財務架構、設計產品、解決技術問題,壓力非常大。但我學習到,創業中的那些未知都是正常的,因為創業者的價值,就在於解決別人不敢解決的問題。

Q:在工作過程中,有什麼讓妳印象最深刻的事?
A:應該是各種客戶回饋。像是患有帕金森氏症的病人,顫抖著聲音打電話來謝謝我們,說他行動比較方便可以站起來走了;或是失智症兼憂鬱症老奶奶的孫女親手寫信來感謝,說他奶奶睡眠狀況有改善,像這些回饋對我們來說就像雪中送炭一樣,讓我們更有前進的動力。
Q:妳最享受工作過程中的哪些部分,讓妳獲得成就感?
A:看著自己的規劃真的成形、而且有效吧!以前替別人工作,通常只能完成老闆規劃好的案子;現在為自己工作,雖然失敗挫折居多,但成功時候的喜悅難以言喻。比如說電商的商品頁,自己分析資料再做微調,平均結帳金額就成長了 50%,這是以前在代理商工作,或是別的產業難有的直接回饋。不過創業其實還是挫折居多,基本上我都會鼓勵除非是特定心理素質的人,否則不要隨便創業(哈),因為大環境對年輕人也不太友善。
Q:年輕女生創業,妳覺得在工作上有什麼困難?
A:像我的產業有很多都是較年長的「男性大老」們,他們可能願意聽你介紹產品,但真的要結單時,對方往往會砍價,覺得我一定不是最後下決定的人。
所以建議年輕女生創業,在態度上要更堅定,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底線。不過這點我也還在學習,以前我個性很硬,會覺得很多事情絕對不能妥協,尊嚴也很重要,但公司還是要賺錢,所以會試著想別的方法,盡量 make the deal,而不是 break the deal。
Q:所以開始創業之後,妳的性格轉變很多囉?
A:我以前很好強,很需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但創業當主管之後,漸漸學習要成就別人,讓事情往對的方向走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客戶,妳不需要跟他們證明誰才是對的,而是要讓結果對公司有益處才重要。況且,我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其實當妳不再去想別人怎麼看自己後會更自在。


Q:Cristina過去的專業是行銷,如何運用在妳現在的創業產品上?
A:我們的產品比較特別,所以首先第一步是要教育市場。在我們剛開始跟市場溝通的時候會發現,幾乎 90% 的人都不相信,益生菌可以改變大腦、減緩憂鬱,有時候連醫生藥師都覺得我們在騙人。
所以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在跟市場溝通「菌-腸-腦軸線」的概念,包括透過蔡英傑教授的 Facebook 寫文章、跟各大媒體合作專欄等等。對新穎的產品來說,這一步「鬆土」非常重要。等到一陣子之後,自然會開始有人問要去哪裡買?這時我們才把產品準備好推向市場,再持續透過新聞媒體的傳播,也做好網站的 SEO,自然就會把消費者帶到對的地方。

Q:可以推薦女子學的讀者幾本妳喜歡的書嗎?
A:
1.《人人有怪癖:告別陰影徵候群的煩惱,預防心理失衡》
推薦原因:正面看待精神困擾,認識自己的與眾不同,也可以更自在活著
2.《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推薦原因:是一本好看的田野筆記,也讓我認真思考勞動權益的起源
照片來源:Cristin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