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沒有想過,當古典音樂與爵士、嘻哈碰撞,會呈現什麼樣意想不到的風貌?出身音樂家庭,Daphne Su 蘇子茵從三歲開始學琴,自此踏上這條她最熱愛的道路。頂著茱麗亞音樂學院的光環、發行個人專輯,看似發光發熱的她,卻也曾迷惘,失去在舞台上綻放的機會。蘇子茵的音樂歷程像是一首高潮迭起的協奏曲,雋永而美好。
Q:從 3 歲開始學習音樂,妳的音樂啟蒙者是誰?
A:我的音樂啟蒙者是我的母親。媽媽是一位鋼琴老師,曾經在一次學生下課後,她聽見琴房有琴聲,竟然發現是當時才三歲的我,正踮著腳,勾著琴鍵,敲擊出上一個學生彈的某一行旋律,媽媽當時很驚訝,也因此開啟了我的音樂求學生涯。
Q:在茱麗亞音樂學院求學期間,妳遇到哪些挑戰和收穫呢?
A:我 16 歲時,在茱莉亞音樂學院就讀大學先修班,音樂老師告訴我,我的姿勢太緊繃,如果不更改,可能會因為職業病造成傷害,而導致未來無法繼續演奏。那時,她決定把我的姿勢從最基本的運弓、音階開始重新改造。那時候對我來說非常痛苦,因為在那個年紀,已經把一些艱難的協奏曲曲目學得差不多了,所以當所有東西都砍掉重練,用新的握弓及按弦的姿勢去拉琴,對我來說非常挑戰。

大約過了半年,我的信心被擊潰,在校際成果演出中,我每次上台總會覺得自己做不好。但在那時候,我碰到生命中的貴人——我的鋼琴伴奏。有一次練習時,她對我說:「妳看著別人拿著寶劍,卻忘了自己手中原有的木劍。妳所擁有的與生俱來的音樂性,是很多人沒有的,但妳卻忘記了。妳現在再摔也沒有關係,因為已經到谷底了。妳要抓著妳原有的木劍,從這裡一點一滴的往外擴展。」我記住這些話,哪怕是只進步一分,我開始一步一步的越來越好。
畢業時,我很榮幸的被選為畢業演奏會的樂團首席,當時很多朋友的家長來看音樂會,他們都非常驚訝。因為他們想,「這不是一年多前,每次上台演出都會中斷的蘇子茵嗎?」
這個過程是非常好的經驗,每一次的跌倒都是珍貴的學習,在爬起來的過程中,所學到的一點一滴可能遠比跌跤時所失去的多得多。在往後的不同階段,當我碰到類似的挑戰時,心情反而非常雀躍,想的是:「又有一次重大突破的機會來了!」
Q:當初成為「古典跨界小提琴家」的契機是什麼?
A:會開始做跨界音樂,是因為喜歡跟人分享不同面貌的可能。在我回到台灣時,欣賞許多不同演出,享受不同類型的音樂。我發現這裡各類型的表演,都非常分明的座落在不同場地。比如:古典演出在國家音樂廳、流行音樂在小巨蛋。但我在紐約時,常常看到不同領域的音樂家會一起合作演出,擦出很不一樣的火花,我就想,為什麼這些不同音樂類型,不能有連結的橋樑呢?

剛好當時我和朋友們,在國家音樂廳有一場鋼琴三重奏的演出機會,我希望能帶來不一樣的風格,所以演出了 Jazz 爵士樂 ,還用愛爾蘭弦樂的技法寫了鋼琴三重奏,後面還包含美國帶有靈魂、節奏藍調的 Funk 元素。第一次在國家音樂廳有這樣的嘗試,意外獲得非常好的評價,也成為很大的鼓勵。從那時我開始跟不同音樂風格的朋友合作,像是爵士、電音與嘻哈等,這幾年也結合科技藝術,讓不同類型的交錯迸出更多意外的火花。

Q:離開名琴拍賣公司後再走回表演,心態上有什麼轉變?
A:那兩年在我的生命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讓我能夠好好的感覺我和音樂的關係是什麼。也許是因為從小開始學音樂,總覺得音樂像是我身上的一塊肉。我開始思考,這到底是喜歡、愛,還是習慣呢?一開始因為工作的關係,偶而才會和朋友在琴房裡錄一些室內樂,每次都特別開心。在那段時間,我慢慢發現,自己是喜歡與人分享音樂、喜歡表演的,和觀眾的互動是許多其他事情無法帶來的感受。當心境上轉變後,出發點自然就非常不同了。

Q:和我們分享一首妳專輯中的音樂,以及在那座城市發生的故事吧!
A:《Polka Dot Skirt》,這是在慕尼黑聖母教堂前發生的小故事。這首曲子的譜寫緣起,是看見一對年輕情侶,在著名美景前熱情奔放的互相擁抱,非常甜蜜的為彼此作了一些很特別的事情。彷彿忘記年歲、忘記周遭,是一種很青澀又甜蜜的感覺,因此讓我寫下了這首曲子。
《Polka Dot Skirt》的翻譯是「原點澎裙」,我覺得在每個女孩心裡,都有個第一次約會的憧憬。偶爾也都會想起,十年前,他們牽起手的那個夜晚,看似近在眼前,卻已經那麼遙遠。這首歌,送給每個女孩心中最美麗的初戀回憶。

Q:在旅行時,妳通常會如何將所見所聞化為創作呢?
A:在旅行的路程中,我通常會帶著一本小記事本、小提琴和手機。有些時候會因為某些當下,有了即時的靈感;或是讓這些氛圍和感受在心裡慢慢發酵、沉澱,有一天轉化成另一種靈感的實現。當靈感來的很即時,我會用手機的錄音程式,把它用哼唱的方式記錄下來。有些時候是想到某些和聲氛圍的框架,我會用記事本記錄下來。一段時間後,整理成一首完整的單曲,再進一步編曲。

Q:新的一年,對於未來的音樂規劃,妳的自我期許是什麼?
A:未來在音樂路上,希望透過音樂、生活和文化的結合,可能透過不同方式的旅行,將更多不同地域裡的聲音和文化特色帶給不同的人。也希望在資訊發展越來越蓬勃的時代裡,能夠把這些蘊藏著溫度的音樂,分享給更多朋友。
跨界小提琴家蘇子茵同名創作專輯:
延伸閱讀:聲音該如何採集?「音樂藝療師」讓妳認識更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