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於 Netflix 上架,探討親人臨終的美國紀錄電影《爺爺的死亡排練》,本片為導演克絲汀.強生,藉由鏡頭拍下已高齡 86 歲的父親狄克.強生的晚年景象,並編排父親可能發生的各種死亡方式,例如遭冷氣機墜落砸中、意外割破頸動脈而大量失血等等,透過一次次的「死亡排練」,以留下父親在離世前的回憶,以減少在匆忙之間失去至親的遺憾。
對於「死亡」,每個文化、宗教都有其不同的詮釋,但對於親人的即將離世,能夠欣然面對的人是寥寥無幾,甚至對此避而不談,然而本片顛覆生者對於死亡的畏懼,導演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記錄父親餘生的樣貌,或許能夠因此減輕對於父親離世的恐懼,但在描繪各種死亡方式的舒徐步調中,真實的情感反倒從看似無味的平凡日常滲透而出。
所謂的失去不是只有一種形式,「遺忘」亦是一種

在紀錄片拍攝的數年前,導演克絲汀經歷了喪母的悲痛,在陪伴阿茲海默症患者的過程中,感受到眼前養育自己的母親,漸漸的喪失對周遭至親的記憶,而這些事情,正如複製貼上般,發生在了自己的父親身上。當悲慟的回憶再次發生,克絲汀選擇以其專業,拍攝一部講述父親經歷次次死亡的電影;編排似詼諧的黑色喜劇,但鏡頭所呈現的情緒,是滿載女兒不捨的凝視。〈延伸閱讀:《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挖掘亡者難以道出的遺憾,以暖心溫情面對生死課題〉
死亡排練的片段之間,夾雜許多由談話所呈現的故事,狄克的人生沒有一波三折的好萊塢情節,卻映射出多數人平凡可貴的真實人生。所謂的失去不是只有一種形式,當遺忘了眼前的摯愛、忘卻了熟悉的聲線,克絲汀才明白了這也是一種失去;對於狄克,經歷過八十餘年的人生,那些難以忘懷的人生美好,都成了歲月長流下早已沖遠的粒沙細石,一旦遺忘便是永遠地失去。〈延伸閱讀: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在生死間的淚與笑,品嘗艱難人生的價值意義〉
愛所要求的,是面對失去彼此的恐懼

片中,狄克拜訪了髮色早已斑白的初戀對象,兩人相遇時的驚喜神情,以及提及「說好我們永遠都不要變」的約定,足以想像兩人眼中的對方,皆與彼此大學時期意氣風發的模樣並無二致。電影由數個父親死亡的畫面,與拍攝時的花絮相互交織;在花絮之間,觀眾看見狄克的人際關係,切身感受到了活著並非是一人的事,每個在他人心中的自己,拼湊出的回憶才是個人完整活過的痕跡。
克絲汀目睹以不同方式死去的父親,在超現實的畫面與情節中,死亡彷彿就是逢場作戲,儘管再為逼真,也無法讓觀眾切實感受到離去的悲痛苦楚,直到片尾克絲汀為父親安排了一場「假喪禮」。喪禮作為數次死亡演練的結局,與會的賓客深切明白這場喪禮的真相,但卻無不深陷於告別的情緒中;好友致詞時壓抑不住的情緒,將電影所積累的情感徹底釋放,躲在門後窺探一切的狄克,終於體會死亡的到來而紅了眼眶。〈延伸閱讀:《寂寞拍賣師》:無數真品所構築的輝煌人生,黯淡於稱作愛情的贗品〉
如果愛的回饋都是美好的,那人生會輕鬆許多,但愛所要求的,是面對失去彼此的恐懼。《爺爺的死亡排練》以幽默的方式記錄對失去父親的恐懼,繽紛燦爛的幻想到嚴肅哀痛的真實,充滿想像力的情節仍得拉回面對失去的現實,但隨著電影經歷了這些,或許面對人生的終點,能有不同的觀點及勇氣待之。
主圖來源:《爺爺的死亡排練》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