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個愛馬仕新款拖鞋,
與台灣經典藍白拖的新聞事件,
在身邊朋友圈裡引起熱烈的討論,
網路上也瘋傳不少把藍白拖剪成H牌拖的有趣照片。
不過這個事件倒是值得拿來做其他角度的討論。
首先單純就品牌面及商品面來說,
愛馬仕這個品牌,
許多人可能只認知到,這是個國際精品大牌。
但實際上所謂的國際精品,
其實還是有級別上的差異,
而愛馬仕就是國際精品大牌之中的領頭品牌,
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
這樣等級的精品品牌,
除了在皮革材質上有獨特的挑選評鑑,
以及品管上的嚴格制度外,
更別說製作愛馬仕產品的師傅與工匠們,
得經過多少的嚴密的訓練與精巧工藝技術的提升,
才能成為這個高端品牌的一員。
長年來對於品牌整體形象的定位與包裝,
加上無可取代的品牌百年歷史及地位,
綜合以上所有的條件與積累,
才能創造出價格如此高昂的一雙拖鞋。
這個價格的後面,所代表的是其品牌價值,
絕不是拖鞋本身的材料值多少錢而已。
即使今天有其他品牌,
用了一模一樣的料子,做出類似款的拖鞋,
恐怕也賣不了這個價格,
這就是品牌價值對於商品價格最直接性的影響。
當然許多人還是難以跳脫出在材質上論斤秤量的邏輯,
會覺得:
這不就是一雙”看起來差不多”的藍白拖嗎?
就算愛馬仕用的是高檔皮革,
台灣藍白拖用的是塑膠材質,
也不需要在價格上落差幾百倍吧?
更有人提出,
即使要用愛馬仕的材質來做出同樣工藝的產品,
以台灣的生產技術而言,也是可以做到的!
不要一直說國外品牌就比較好,
外國月亮沒有比較圓。
這一點我完全認同,
也絕對相信台灣的生產水準。
不過正因如此,
如果台灣也能生產出接近水準的產品,
那麼我們該思考的重點不就更應該是:
為何我們的工藝技術明明達到世界水平,
但大部份的台灣產品,
在銷售價格上卻無法提升,
總是只能以高CP值&廉價又能衝量來搶訂單呢?
這整個新聞事件,
雖然衍生到後來的過程趣味性十足,
但我看到的是,
這是一個將 “品牌價值” 完美呈現的最佳實例,
也是目前台灣許多新創正在努力的方向。
尤其,當世界工廠就在我們隔壁,
低價&大量生產已漸漸地不再是台灣的優勢時,
我們就更必須往創造品牌、創造價值的未來前進,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產業要轉型”。
那麼,既然產業要轉型,
我們的腦袋就得先轉才行啊。
文章來源:周品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