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嗎?或是剛好相反,常常厭世到覺得自己「被世界給拋棄」了呢?
「幸運」聽來很抽象,或許你以為這就像「中樂透」一樣只是機率的問題,但如果告訴你,幸運是可以透過自身的改變來增加運氣,你相信嗎?在心理學當中有一個研究領域稱為「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認為人們的正面思考是讓人感到幸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國外,學習「如何感到快樂」甚至成為一項專門的課程。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英國的貴族學校威靈頓公學在十年前開設「幸福課程」時,曾經引起教育界一片譁然,認為「如何快樂」不應該成為一門課程。但不置可否的是,學習「正向思考」確實成為現代人討論的重要課題。

在知名作家、也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專家劉軒所著《Get Lucky!助你好運》一書中,可以看到許多運用「正向思考」的有趣案例,也打破了一般人對於「幸運」的看法。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一本陳腔濫調的勵志書,而是一步步的引導你如何運用 9 個心理習慣,改變不同的思考模式,創造運氣為自己加持的工具書。
然而該如何做出改變,才能增加正向思考呢?劉軒在書中提出「幸福三部曲」:
- 導正:讓思想變得更正面,可從肢體、說話方式開始調整
- 調頻:鍛鍊正念力和觀察力
- 聯線:善用社群網路達到幸運效果
最基礎的導正其實就是從「微笑」開始,但你或許會問,微笑為何會跟幸運有關?如果我已經感到很不幸了還笑得出來?舉例來說,我在閱讀這一章節時立刻想到自己生活中的實例:在家裡附近的黃昏市場中,有一位年輕女孩的蔬果攤位總是擠滿人潮,不因為她賣的特別便宜或是貨色齊全,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她臉上永遠帶著甜美的微笑!你甚至感受得出那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為簡單的生活感到幸福的笑容,也因為這抹微笑讓她的生意更加興旺。
這位市場賣蔬果的女孩很幸運嗎?她只是對生活感到滿足而快樂而已,許多人認為自己的人生充滿各種悲劇:加班到半夜、被主管責備、公車過站…,似乎沒有一件好事發生,然而如同劉軒在書中所說:「人生不可能永遠順遂。好運的人能夠逢凶化吉,不僅僅要靠樂觀的態度,也要靠行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當你在怨天尤人的時候,或許有些人已經做出實際行動積極改變現況,很多幸運和巧合,其實是需要一點自身力量的推波助瀾。

書中舉出幾個實際小練習,其中我非常喜歡的是下面兩個:
♥ 前一晚列出明天「想要做」的 3 件事
這個技巧可以幫助提高自我效能,把「我得」變成「我想」,讓自己去主導生活,而不要反被目標所牽制,會讓你更主動更樂觀。
♥ 寫出 10 件你覺得今天想要感謝的人事物
這個「感恩筆記」,可以讓你增加正面思考,發現生活中許多值得注意的小事,也會造成正面循環,讓你不再放大挫折感。
運用上面兩個簡單的小技巧,每天持之以恆,相信我們都能成為「幸運兒」!現在起,讓你的微笑改變世界,別讓世界改變了你的微笑!
*劉軒的「幸運生活論」TED 演講 ⇓
主圖來源:XUAN 劉軒粉絲團
延伸閱讀: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或許他們真的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