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七坐八爬」,當寶寶快滿周歲,爬行動作相當俐落,四肢肌肉鍛鍊得愈來愈有力,便會漸漸邁入站和走的階段。看到寶貝扶著家具起身,學著站立,父母無不滿心歡喜,拿起手機或相機捕捉這一瞬間。在能獨自站立後,該怎麼輔助寶寶勇敢跨出步伐,放手試著學走呢?善用家裡這個東西,可以讓寶寶走得更好喔!

根據兒童職療師的說明,寶寶願意放手走路,必須在雙腿有足夠的肌力,以及前庭平衡感發展成熟下,才會嘗試放手走個幾步。想要孩子開步走,可以利用每個家庭幾乎都會有的 L 塑膠椅(必須是與小童身高差不多的小張塑膠椅),讓寶寶扶著行走,加強訓練腿部肌肉及平衡感,適應視野範圍的改變,讓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更好,寶寶自然而然就會不攀扶它物,走上幾步。
在孩子搖搖擺擺學走的階段,跌倒是難免的。為了避免孩子膝蓋受傷,不少父母會花錢購買護具,其實可以善用阿嬤的智慧,同樣利用家中既有的物品,如舊的厚襪子(剪掉襪頭)來改造成護膝套;如果家中有現成的運動護腕,完全不用改造,就能作為小人兒的護膝套(因為運動護腕圍就跟寶寶的膝蓋圍差不多大小)。
談到寶寶學走路,有的爸媽會使用螃蟹車(學步車,baby walker)來訓練自己的寶貝走路。不過,有關螃蟹車的使用優劣,曾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不少錯誤的觀點以訛傳訛,造成不少爸媽的誤解。事實上,螃蟹車是設計用來輔助寶寶行走的工具,只是照顧者使用不當,例如把小人兒放在學步車裡就不管,沒有留意到寶寶正處於危險的地方,像是樓梯邊,才會發生跌下樓的意外。另外,在寶貝的雙腿還不足以支撐全身重量(也就是還不會扶著家具站立時),就提早使用學步車,可能需要先諮詢醫師意見比較好。

圖片來源:Flickr@BobDeng
總而言之,寶貝在學走時,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多加練習從蹲到站立的連續動作,善用輔助工具以及多點陪伴,牽著寶貝的雙手,緩緩前進,才能奠定寶寶日後走得好、走得穩。
延伸閱讀:帶小小孩出國的 10 項必備用品
延伸閱讀:一句「老師我愛妳」 讓她甘為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