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入麵粉、加水攪拌,來自緬甸的黃雙芝是個破酥包師傅。
「我們在緬甸叫千層包,等於說麵團去把它分成很多層次。」嫁來台灣 20 年的日子,就像這破酥包一樣層層滋味,十年前先生遭逢工安意外變成植物人,她的日子就像整麵團,得使勁、十足得用力過活。

先生出事前夫妻兩就曾商量過,打算用家鄉得破酥包做小生意,曾經兩人四雙手的夢,現在得由她一人完成。

「第一次做出來不成功的時候,自己好像才知道,原來做破酥包是這麼的困難。」內餡裡的洋蔥、豬肉和筍丁,用胡椒拌炒出香味,和台灣直接用生肉做包子不一樣。剛開始開始賣破酥包,也曾面臨賣不出去的困境。

「是小孩子讓我堅持下去吧!爸爸已經受傷了,媽媽再不負責任該怎麼辦。」後來遇到新移民中心的幫忙,透過宣傳,越來越多人知道黃雙芝的破酥包,他們一家人的日子也穩定下來。「台灣社會很溫暖,當我家庭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都願意伸出雙手熱心的幫忙,在這樣的狀況下,我沒有不負責任的理由。」

台灣對她而言,百種滋味,但也因為這兒的人情味,讓她在面對人生種種考驗時,能夠不孤單,也更能夠勇敢面對。
詳細內容看新聞報導 ⇓
*影片及內容經民視新聞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照片來源:雙芝媽媽破酥包
延伸閱讀:承接祖傳「冰糖醬鴨」老手藝,上海媳婦創業搶攻電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