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要求是一種提升自己的方式,但當完美主義過了頭,似乎就變成了「缺乏自信」,因為對自我的質疑和否定,讓自己身陷「永遠不夠好」的黑洞中。今天女子學邀請到知名 活動主持人 Nina劉佳怜,來跟我們分享她如何在主持工作中,一步步肯定自己、建立信心的心路歷程。
Q:Nina 是中日雙語主持人,當初怎麼開始接觸主持這塊呢?
A:其實要說起我第一次拿起麥克風講話,是幼稚園畢業生致詞(哈哈),第一次主持是小學四年級,從小學到高中也一直參加各種演講、朗讀比賽,所以我覺得我似乎天生就是要以「說話」為志業。


但一開始我是先做日文秘書,也曾經當過 4 年的華航空姐,不過因為作息太亂把身體搞壞了,還得了「子宮頸癌前期腫瘤第二期」,所以後來去日本留學、工作,也順便調養身體。後來才決定回台灣接主持工作。
剛開始也一度非常懷疑自己,因為年紀不小了,主持也不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我的好友(現在的經紀人)給我很大的肯定和支持,我才決定勇敢辭掉當時的正職,到現在主持活動已經超過 15 年,從小女孩都變成媽媽了。

Q:妳覺得要做一個成功的主持人,必須要有哪些特質呢?
A:謙虛,然後求知慾旺盛。因為活動主持有很多不確定性,每一次都會遇到不一樣的廠商,要了解他們想要傳達的訊息、營造的氛圍,就一定要事先做足功課,才能對產品和廠商夠了解。像我主持過的內容還蠻廣的,從 3C、汽車、彩妝、親子都有,也有精品以及政府活動等等。
至於臨場反應,我覺得是經驗的累積,久了以後大概都會知道有什麼狀況。不過我也常常會做「腦中彩排」,就是順著流程自己在腦中走一遍,事先預想活動中可能發生的狀況,然後與公關公司、廠商溝通,降低風險。其實活動本來就會有很多狀況,主持人的工作就是在事前把可以掌握的做到最好,但無法預料的就現場再來應對,與其窮緊張反而沒幫助,還會影響表現。
Q:在妳主持生涯中,有曾經遇過什麼讓妳印象最深刻的狀況?
A:有一次遇到停電,還剛好是長官講話的時候,但他講完後,我也裝做沒事,在沒有麥克風的狀況下繼續主持,請大家用餐。因為我不喜歡在舞台上講負面的話,像是道歉之類,因為就承認了現在真的有狀況;但如果可以穩穩順順的帶過,搞不好台下還以為這個橋段是故意安排的。
主持人的語氣、表現很重要,會影響整場活動的氣氛,如果你先慌了,整個活動就會開始亂,但你只要穩住現場,來賓就不會覺得有發生什麼大事(當然可能後台已經崩潰了哈哈)。

Q:妳有曾經在主持時遇過讓妳很挫折的事嗎?
A:當然有,這件事情也讓我很緊惕,很久之前曾經主持過一個典禮,其實典禮的流程很簡單,只要看著稿子念順就好,所以我就輕忽了。結果活動當天出了一些差錯,後來我有去向廠商道歉。但也因為這件事情,讓我發現自己的自大與驕傲,因此之後不論遇到什麼樣的活動,我都會更加謹慎的對待。
Q:妳覺得主持工作讓妳學到最多的是什麼?
A:認識自己與肯定自己的價值。因為我是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一直覺得自己「還不夠」,有段時間甚至只要活動中吃一句螺絲,我就認定是失敗。直到後來發現,其實這是因為我「不夠肯定我自己」。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感覺,我站在台上看起來風光、有自信,但其實心裡卻一直懷疑自己的能力。

其實我覺得很多完美主義的人幾乎都有這樣的狀況,所以要去看清楚你究竟是真的不夠?還是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這是不一樣的。你可以肯定自己,也可以在這樣的前提下去提升自己,但不用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是「本來就很好」。唯有先肯定自己的價值,才會看到自己的實力,而當你尊重自己、肯定自己時,別人自然也會,否則就好像一輩子都在追求一個達不到的目的。
Q: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多禮之邦,妳覺得用日文主持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A:日文有很多敬語,司儀的用語也跟一般口語不一樣,大部分的日商公司通常都非常注重這部份的禮節。但我更重視的是長官名字的「發音」問題,其實這不管是哪國語言都一樣,像日文也是有破音字,所以我一定會再三確認長官的抬頭、名字發音等等。

Q:妳有沒有很想感謝的一個人?
A:我很想感謝我自己,雖然一直以來受到很多貴人幫助,但我真的很感謝自己願意改變並接受現況,而當我有意願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瞬間,許多的幫助、助緣、貴人就來了。所以我接觸了佛法、接觸了身心靈自我療癒,也開始幫人色彩占卜、學習靈氣。
有一句話說:「你所需要的人事物,會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出現在你面前。」但前提是要先肯定自己,並相信自己做的到,那麼你所需要的就會來幫你。我希望可以將這樣的思想分享給更多的人,這也是我靠「說話」來工作最終的目的,希望透過我的故事和聲音,去傳遞美好的事物給大家。
照片提供:Nina劉佳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