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師到廚師,來自哈爾濱的她告訴妳「餃子」還能這麼吃!

木耳杏鮑菇紅椒,南瓜紫色高麗菜胡蘿蔔,各式蔬菜在餐盤上,呈現鮮豔的色彩,攪拌後做成水餃的內餡。

hotdumpling1
各式色彩鮮艷的蔬菜,都能入料做成健康好吃的餃子

中國新住民張同凝:「很多癌症病人化療的時候,原來我給癌症病人設計食物,設計化療的時候要吃這個。」

設計出營養滿分餃子的,是來自哈爾濱的張同凝,原本在中國是位醫師,來到台灣後卸下白袍,賣起了餃子,這一顆餃子裡學問很大。

hotdumpling9
原來是醫師的張同凝,換了一種方式繼續為健康把關

中國新住民張同凝:「我的餃子會把所有的營養,身體裡面需要的各大營養素,做一個非常科學的營養的,專業的這樣一個配比,然後包在一顆餃子裡面。」

從醫師走到廚師這條路,在外人眼裡有過不以為然,也有過惋惜,但只有張同凝自己知道這條路,走的有多不容易。

中國新住民張同凝:「我跟我先生認識以後,在中國大陸開了一個工廠,做鞋子的,那整個因為金融風暴也好,我們經營不善等等各種原因,就讓我們倒閉了,那工廠關了做了七、八年以後,倒閉後,我們欠了 4800 多萬的債,所以那時候窮困潦倒來到台灣。」

hotdumpling4
一顆顆包著豐富餡料的餃子,都是張同凝自己研發出的養生餃

揹了巨債又得扶養三個孩子,四十多歲和先生回到台灣,人生一切得重頭再起。

中國新住民張同凝:「我覺得人生都不知道,在什麼樣的時候,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那每一天都應該活出,上帝給我們每一個人的價值。」

她的勇敢也讓家鄉老母親,放下心中重擔。

中國新住民張同凝:「開始知道的時候,以為說醫生到台灣去,為甚麼要包餃子,但她看出我包出餃子,和我理念的時候,她看了以後說嗯,包這種餃子還差不多。」

在台灣二十七年,現在的她,儘管已經可以含飴弄孫,但她仍舊堅守在廚房第一線,張同凝要將,歷經過風雨的人生體悟,包入餡料裡,讓更多人吃到健康,也吃到她的用心。

詳細內容看新聞報導 ⇓

照片來源:哈餃子粉絲專頁/哈餃子官網

*影片及內容經民視新聞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餐點全「不煎不炸」,這家南非蔬食餐廳要用純天然食材驚豔妳的味覺!

延伸閱讀:上一代堅持 30 年的麵包家業,她在 30 歲用「藍帶甜點」傳承職人精神!

Yvonne H.

感性中帶點理性,樂觀的生活,有時又陷入悲觀思考。喜歡旅行帶給人的衝擊與想像,不會停止繼續探索世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