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手美字靠從小養成!這 4 種握筆姿勢妳學對了嗎?

您的孩子寫字時的握筆姿勢正確嗎?根據美國研究發現,小學生在學校的時間裡,平均有將近四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在從事紙筆活動,包括了抄筆記、寫作業、畫圖及考試等等。但你知道嗎?其實有 10%~34% 的學齡兒童未能掌握書寫的技巧,他們可能因此對於自我能力感到質疑,甚至自尊心受到傷害。但究竟握筆姿勢與學業有沒有直接的關連呢?(延伸閱讀:你是「橡皮擦父母」嗎?當孩子出現這種症狀時,當爸媽的就要注意了…

請問以下四張圖片,您認為哪一張才是正確的握筆姿勢呢?

graph.png

左上圖-動態三指握姿(dynamic tripod):大拇指、食指的指腹以及中指末節內側面來捏握筆桿,並將筆桿靠於虎口上。
右上圖-動態四指握姿(dynamic quadrupod):用前三指指腹及無名指末節內側面拿握筆桿。
左下圖-側邊三指握姿(lateral tripod):食指指腹及中指末節內側面靠在筆桿上,大拇指則跨過筆桿並靠在食指的側面;虎口為半閉合的。
右下圖-側邊四指握姿(lateral quadruod):與左下圖相似,食指、中指指腹及無名指末節內側面靠在筆桿上,大拇指則跨過筆桿並靠在食指的側面。

 

matematica

其實以上這幾種握筆姿勢都可被稱為成熟的握筆姿勢。然而根據研究統計,80% 的老師教導學生握筆的姿勢為「動態三指握姿」(左上圖),此握筆方式也被職能治療師認為是最理想的握筆姿勢

但是事實上,根據 2012 年 12 月美國職能治療期刊指出,不管是哪一種握筆的方式,對於孩子寫字的速度及字體的美觀度皆無差異,備受推崇的動態三指握姿也非寫字所必須具備之條件,無法因此提升寫字的品質;此外,實際統計孩子握筆的狀況發現,以上這四種握筆方式也是平均出現在學童當中,甚至有許多孩子是會使用兩種不同的握筆方式做交替,但並無研究能直接證明握筆姿勢的不同會影響學業。因此,專家也建議治療師及家長們要重新思考,如果孩子的握筆姿勢已是上述可接受的握筆姿勢,是否還需要改正呢?(延伸閱讀:拒絕填鴨式教育!前主播張宇:「不管孩子做什麼,永遠都是他的啦啦隊員」

那麼除了這四種被專家認為可以使用的握筆姿勢外,其他的握筆方式會對孩子有甚麼影響呢?根據國內學者研究發現,部分近視、斜視的兒童都因錯誤的握筆姿勢而引起,主因在於手指太靠近筆尖,導致手指擋住視線,以致於視線必須壓低,甚至出現斜視,因此我們可以得知,握筆姿勢的高低是會對視力造成影響的。

但若孩子寫字常出現手部肌肉疲累,或是寫字的速度很慢等狀況時該怎麼辦呢?專家學者表示此情況可能是因為孩子肌肉的力量使用錯誤,或是太早讓孩子開始拿握鉛筆學習寫字,手部小肌肉尚未有足夠的發展,虎口肌力及穩定度都還不夠,所以孩子開始使用一些不正確的握筆姿勢來代償尚不足之能力,反而造成反效果。

因此在此提醒家長們,以手指肌肉的發展來說,一歲至一歲半的孩子已經會使用手掌及五指抓握的方式拿東西,並用整個手臂或手肘去控制方向;到了四歲半至六歲左右,孩子進步到可以只用前三根手指(拇指、食指及中指)握筆,且手掌是朝內的(前臂外轉,即拇指在上)。得知如何使用手部的小肌肉,成熟的握筆姿勢才會漸漸成形,所以家長們千萬別操之過急喔!當然,若孩子的握筆姿勢已嚴重影響到學習或生活,也建議家長可以向職能治療師尋求正確之協助。

文:張旭鎧/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張旭鎧.職能治療師

主圖來源:rawpixel

作者介紹:

張旭鎧,高雄醫學院復健醫學系畢業,育有一女一子。從事兒童職能治療十多年來,迄今服務過千餘位的孩子。曾經歷腦傷住院治療,鬼門關走一回後,認為老天讓他繼續活下去,是希望他能盡全力為孩子貢獻一切,並將這十多年來的寶貴臨床經驗寫出來,幫助更多孩子。因此於 2009 年 7 月出版第一本書「5分鐘玩出專注力」獲得父母極大迴響。

Yvonne H.

感性中帶點理性,樂觀的生活,有時又陷入悲觀思考。喜歡旅行帶給人的衝擊與想像,不會停止繼續探索世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