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一個冰與火共存的神祕國度,很多人說是畢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國家,電影《白日夢冒險王》上映後,更是許多人心目中旅行清單的前幾名。
去年 8 月,我申請到冰島參加國際工作營的計畫,出發前帶著滿心期待和興奮緊張的心情前往夢幻國度,準備展開超過 3 個星期的旅程,殊不知,第一天就面臨必須睡機場、還慘噴 3 萬多買一張機票的狀況……

一失神 3 萬元的機票就成廢紙,再買一張還得睡機場
飛往冰島的飛機,一般都是飛到北歐國家或是英國,再另外轉廉價航空到冰島。我這次的旅程是台北–杜拜–瑞典–冰島,3 段航程、2 段轉機。疲累行程是一回事,轉機最害怕的,就是沒有順利接到下一環。
過去經驗中,正常轉機時間大約是留 4–6 小時比較保險,因為總是會遇到飛機 delay、下機人潮多、轉機點較遠、被海關扣留等自身無法控制的因素,所以時間拉長一點,才不會一不小心就錯過下一班飛機。
但這次從瑞典要飛冰島時,轉機時間非常短,前後加起來不到 3 個小時,加上從瑞典到冰島是搭乘另一間航空,在台北沒辦法先拿到往冰島的登機證,我必須在瑞典出海關拿了登機證再入關轉機。多這麼一個步驟,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記得當時是假日,出關人潮非常多,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雖心急如焚,還是得排隊過海關。為了節省出去找路的時間,我還特別詢問海關下一個班機的航廈,且再三和他確認那個是離我出關最遠的那個地方。
一出關後我便拔腿狂奔,20 分鐘抵達後,航廈工作人員才冷冷的跟我說「你來錯地方了。」頓時真的只能用晴天霹靂形容,這時才知道,原來只要在下飛機的航廈就可以領取登機證轉機,但當我連滾帶爬的回到原處時,已經過了登機時間,只能眼睜睜看著飛機離開,認命再買一張機票,3 萬元。
更悲慘的是,飛往冰島的飛機一天只有一班,所以我得夜宿機場,隔天一早再搭機到冰島。
幸好隔天抵達冰島時,原以為不知道被送去哪的行李也平安抵達,焦躁不安的心情舒緩了一些,正式開始我的冰島之旅。

台灣人絕對不習慣:搭車要花 13 小時、商店只開到下午 2 點
物價高到嚇死人、交通不便,是許多人對冰島的印象,但也都是真的。冰島不像其他歐洲國家有十分發達的鐵路系統,只能開車,所以團體行動者會選擇自駕環冰島,畢竟地廣人稀,相較於在壅擠的台北開車,可以放心許多(只是要小心有野生動物會突然衝出來)。
不開車的人,多數是跟著當地旅行團搭遊覽到各個景點,勇敢一點的背包客則會到處在路邊攔車、請當地人載一程,通常人們也樂於幫忙。

我參加工作營的地方在東北邊,與位處西南邊的首都雷克雅維克成對角線。我們一行人搭著巴士,沿途停靠幾個休息站、瀑布和冰河,花了 13 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除了交通不便外,冰島人口 30 幾萬人,並且有 3 分之 1 居住在雷克雅維克,可想而知其他地方會多麼荒涼,所以如果你想像冰島會像其他歐洲國家只要走幾步路就有一間超市的話,那真的想太多了。
以我住的地方來說,雖然走 10 分鐘就有一間雜貨店規模的小超市,但平日只開到 5點,假日更是只開到下午 2 點,更不用說品項的選擇也不多,對於哪裡都有 24 小時便利商店的我們來說,的確很難想像。想要買更多東西,就得想辦法開車至少一小時到附近比較有觀光客的城市。
再怎麼不方便,冰島美景依然無可取代
話雖如此,這麼難以「生活」的地方,每年還是吸引大量遊客前往,必定有其迷人之處。冰島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冰河、火山、瀑布等,帶動了當地的觀光產業,每走到一個景點都像走入國家地理雜誌,很不可思議。


因此,對於不自駕的旅客們來說,參加當地旅遊團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因為有規劃得很完善的巴士路線,只要做好計畫,有很多不同路線供旅客選擇。
最佳的旅遊時間是夏季,大約是 6–8 月,冬季因為氣候嚴寒,很多地方不會開放,不過如果想看極光的話,還是要 8 月之後才看得到。
冰島雖然有大量的觀光客,但我仍感受到當地人對於大自然的尊敬與愛護,他們是帶著非常尊重的心對於腳下的那片土地。

冰島人認為,取之於它,就要尊敬它,更何況這些火山、冰河,甚至是腳下的苔蘚,都比我們人類老好幾百萬年,沒有理由不好好對待與保護,也因此即使有大量觀光客湧入,他們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環境,值得全世界學習。
文:/本文、圖經授權轉載風傳媒(原標題:冰島旅行有多難?跑錯方向就慘噴 3 萬、商店只到下午 2 點,但她大喊:很值得!)
主圖來源:Photo by Jeff Sheldo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