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療癒是一段自我認識的旅程:勇敢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深入心靈將所有好壞緊緊擁入懷

by Flora Lin
2020-09-15

我們都需要被療癒。

主要的原因,來自於人生總有太多的無奈和不愉快,需要一點正向的力量,將不斷偏離本質的我們,拉回正規的道路上。

對於療癒的管道,有些人藉由文字的渲染力,在字裡行間感受歷練;有些人透過音樂的擁抱,在抑揚頓挫宣洩情緒;有些人選擇與自己獨處,在沉靜的角落找回自我,在一次次與心靈互動的經驗累積,便是一步步自我認識的過程。

認識不只是表面,而是要深入心坎

圖片來源:《噬罪者》劇照

記得每次融入新環境時,那短暫片刻的「自我介紹」嗎──以禮貌的笑容,面對那些陌生的臉孔,礙於時間的關係,只能暫且流於表面,用一張無傷大雅的形容詞,讓大家認識自己。〈延伸閱讀:世界的好壞全都由你定義!蔡健雅:不管多困難,首要之務必須先原諒自己〉

換個角度思想,倘若今天要自我介紹的對象是自己,沒有任何時間的限制,你會怎麼說?是一樣短短的幾句描述,還是全面性的闡述?這是一個非常適合啟發「自我認識」的方式,想像著我們是一位科學家,正在研究名為「自己」的內心世界,一一拆解所有組成「自己」的元素。

接受那些不完美,你將會更愛自己

圖片來源:《徵婚啟事》劇照

人,真的一點都不完美。翻開大家時常說的「缺點大全」:易怒、暴躁、魯莽、衝動、沒耐性、情緒化…,再與自己或者身邊的人相互對照,發現這些缺點不僅很常見,甚至幾乎 24 小時都充斥在生活周圍。

當我們在面對失敗與挫折時,這些缺點會更加顯露無疑,利用當下難過、脆弱的時候,再狠狠地逼迫我們面對現實。缺點、挫折,都屬於人生不完美的部分,但卻因為它們的存在,能夠讓我們有非常明確的方向,得以不斷學習、修正,「調和」出那個最喜歡的自己。〈延伸閱讀:擺脫宿命悲情牌!女人勇敢承擔選擇才是「愛自己」的表現〉

每一天都是學習,創造生命的價值

圖片來源:Pexels@Isabelle Taylor

受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失敗、不願意接受自己真的做錯了、真的搞砸了;當陷在負面的思想裡越久,所看到的一切當然就會醜陋無比,你可能無法再對人產生信任、可能不願敞開心房,也可能開始活在自己的世界自怨自艾。

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打出來的死結,只能靠自己解開。我們要學習的,是把傷痛、難受都視為理所當然,唯有勇敢正視我們的不足,才能藉由不斷自我療癒、自我學習的過程,尋求人生的其他出口:要相信身而為人的價值,不是只單單限於某個層面。〈延伸閱讀:30 歲後的生活規劃術:不再熬夜爆肝,學習拿捏「輕重緩急」並空出時間與自己對話〉

 

療癒這段路,有時很舒適溫暖,有時則宛如驚濤駭浪、不得安寧。然而,暴風雨後勢必會撥雲見日,運氣好的話或者還能看見彩虹!走過療癒,我們更加認識自己,也更加深信內在的勇氣和毅力,會不斷地支撐我們,成為更好更棒的人!

 

主圖來源:《徵婚啟事》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Flora Lin

Flora Lin

擇善固執、樂觀幽默;可以發自內心地大笑、也可以打從心裡地悲傷,盡情感受每個時刻最真實的自己。

相關文章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美國離婚教練:悲傷其實代表當事者認定的「失敗」
婚姻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美國離婚教練:悲傷其實代表當事者認定的「失敗」

...

by 媽媽寶寶
2023-09-26
「系統櫃、木作櫃」怎麼挑?5 大優缺點分析一次了解
居家

「系統櫃、木作櫃」怎麼挑?5 大優缺點分析一次了解

...

by Yukie You
2023-09-25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居家
    • 健康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FNG 世代設計的環保善循環,從永續出發關懷社會的微光角落
Going Green

FNG 世代設計的環保善循環,從永續出發關懷社會的微光角落

by Conan
2023-09-26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美國離婚教練:悲傷其實代表當事者認定的「失敗」
婚姻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美國離婚教練:悲傷其實代表當事者認定的「失敗」

by 媽媽寶寶
2023-09-26
「系統櫃、木作櫃」怎麼挑?5 大優缺點分析一次了解
居家

「系統櫃、木作櫃」怎麼挑?5 大優缺點分析一次了解

by Yukie You
2023-09-25
換季保養何時要開始?敏感肌一族要知道的 5 的原則,應對不穩定的氣候
保養

換季保養何時要開始?敏感肌一族要知道的 5 的原則,應對不穩定的氣候

by Bella
2023-09-25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