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為了生計,每天在都市中汲汲營營,卻忘了自己最初的理想。自在染 isvara 藝術工坊創辦人林曉鳳離開了繁華的都市,在純樸的鄉村生活與自然萬物中找到內心的平靜,更能盡情沉浸在藍染創作中,打造一件件充滿天地間祝福的植物染作品。
Q:請曉鳳和我們分享「自在染 isvara」的名稱由來?
A:「自在染」,是用自在的心、染作的手創作,在作品中注入祝福,願朋友擁有自在。「自在」的另一個含意是「彎下腰與自然學習,在自然萬物皆自在」。而 isvara 是梵文,代表健康、財富、情感、生活、一切自在 。因為外婆跟父親的宗教信仰,我從小便熱愛研究印度、尼泊爾、西藏的文化,小時候常聽外婆在做早晚課時讀誦佛經,經典的發音便是梵文。另外,在自在染創立前一年外婆去世,這個梵文也是祝福天上的外婆一切自在喜樂。(延伸閱讀:把手工藝做出精品質感!她創飾品品牌承接外婆技藝)

Q:妳在求學階段學習的是服裝設計,最初是如何走入染布的世界?
A:規劃畢業展時,指導老師知道我對環保有所堅持,看過設計圖後,便建議我著手植物染布,讓植物染布成為服裝底蘊。但是在當時來不及報名植物染課程,便先接觸化學染,實際操作過化學染後,更加了解植物染對環境與人們的友善。(延伸閱讀:畫筆就是她的相機!手繪插畫家橘枳用「速寫」發掘日常生活之美)

Q:為什麼堅持使用友善大地的「自然染」作為染布方式?
A:最初是因為在學時期曾參訪染整廠,見到染整後的水源直接被排放至河川中,驚覺服裝對於環境的污染,更希望能為下一代做一些什麼。有了小孩後,我和先生對於我們做的事更加堅定,天然染雖然工序繁複,但只要想到下一代,一切便值得。

Q:由上班族轉變為創業者,過程中最大的挑戰為何?
A:剛開始自在染由我個人經營,一個人孤軍奮鬥,校長兼敲鐘,事事都要自己來,後來支持我的朋友加入後,轉為團隊經營,經營方式大大不同。最初建立團隊的時期對我來說非常辛苦,我覺得最大的挑戰是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其他像是家人反對、資金短缺等等,都變成小事。(延伸閱讀:Wstyle 創辦人周品均:請義無反顧地為自己的興趣努力,努力到無能為力!)

Q:為什麼會選擇先後在高雄美濃、旗山地區設立工作室?
A:一直都在都市生活,然而鄉下的簡單才是心中最嚮往的。最初會選擇美濃,是因為它的好山好水與寧靜,後來留下來卻是因為「人」。美濃是個溫暖的小鎮,剛在美濃生活時,當地人看我一個女生,租了一棟老舊三合院,在整理時,他們就時常來關心。有時我不關門就外出,回到家時,發現廚房桌上多了水果或菜!
然而,因為我們想用無農藥、無化肥的方式種植染料,一直在找一塊可以種樹的地方,因緣際會在旗山找到了,目前工作室已經搬到旗山的半山腰,展開新生活。

Q: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市集擺攤經驗?
A:最深刻是去澳門的市集,那一次活動的主辦方是澳門民政總局,第一次與新加玻、馬來西亞、韓國、香港的創作者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激起不少創業火花與合作機會,也交了不少朋友。
剛抵達澳門機場時,我的行李箱壞了,得拖著 30 公斤的行李箱到會場,拖著行李、滿頭大汗的我,看著那距離會場還有一公里遠的上坡發愁時,有許多台灣品牌創作者主動幫忙,讓我深刻體會到台灣人互助互愛的心。

Q: 通常會如何將腦海中的創意轉化為作品?靈感來源為何?
A:創意的啟發大多來自天空 、大自然和人們的情感流動,也會將古老的神獸再創,予以新的意象。作品轉化的過程中我必須透過繪圖,在一次次的手繪圖稿中修改,再經由樣品製作,經歷一次次的修改,最終才能轉化為作品。(延伸閱讀:從零到成立布作品牌,她的手作創意美學讓全聯塑膠袋變「潮」了!)

照片提供:自在染 isvara 藝術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