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什麼都幫孩子做!學習日式教養,讓孩子學會獨立、負責任、愛乾淨

說到日本,幾乎人人都對「乾淨的街道」「敬業的上班族」「小朋友獨自搭車」留下深刻印象。為什麼日本人那麼愛乾淨?那麼有責任感呢?為什麼日本小朋友可以那麼早就獨立自主呢?這些其實都跟他們從小到大的教育有關,如果妳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這些特點,不妨跟日本爸媽取經,學學他們的做法喔!

1. 愛乾淨

其實日本環境乾淨,有一部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優勢,國土縱長處於亞寒帶、溫帶及亞熱帶,四面環海,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有來自海洋的西風吹襲,全年皆有雨,在雨水的沖刷下,空氣和街道中的灰塵被除去了,自然較為乾淨。

Japanese Clean
日本乾淨的街道是世界有名的;不只家庭教育,原來傳承愛乾淨的文化,也在學校在中落實

圖片來源:Flickr@TattersWikimedia

其二,是日本人本來就很重視個人衛生和公共環境維持;從市售那麼多日本研發的清潔劑和打掃工具,就不難發現這一點。有去過日本或看過日劇的婆媽就知道,從幼兒園到高中,還有古蹟寺廟,這些室內場所基本上都要脫鞋。學生平時都要幫忙打掃教室及走廊等處,久而久之便養成愛乾淨的好習慣。此外,日本沒有邊走邊吃東西的文化,而且日本人從來不亂丟垃圾,有垃圾也幾乎是帶回家丟。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父母在帶著孩子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當孩子想要跪坐在椅子上看著窗外風光,他們會馬上幫孩子脫掉鞋子,免得踩髒座椅。如果你也想要孩子愛乾淨,以身作則,從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開始,並且摒除「公共環境不是家裡,弄髒沒關係」的觀念,出外別亂丟垃圾,保持公廁整潔。

2. 負責任

台灣很多爸媽都對孩子疼愛過頭,以致於放不了手,成了溺愛的行為,例如:總是幫孩子盛飯或盛湯、飯前不用幫忙端菜到餐桌、飯後不讓孩子收拾碗筷、學校吃的便當盒帶回家不用拿到廚房洗、捨不得孩子背書包…等。

日本爸媽怎麼教孩子負責任呢?首先也是重要的一點,自己的事要自己做。日本爸媽認為孩子從小就要為自己負責,並且會從日常生活的打理開始培養。當孩子滿 1 歲大致可以溝通時,便會有技巧的用玩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把玩具收拾好。

隨著孩子長大,再逐漸讓孩子分擔家事,例如飯後幫忙收拾碗筷、擦桌子、幫忙家中花草澆水、倒垃圾等。到了上幼兒園時,自己的書包自己背,水壼、提袋也是自己拿。早日在讀小學前,學會自己的事自山做,並且灌輸「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觀念;就連幼兒園的老師也會延續「分擔家事」的教育原則,訓練孩子完成各種家事。

3. 獨立

日本小孩那麼獨立,有一部分也是受到上述「從分擔家事培養負責任態度」的訓練而來。根據挪威的一項研究指出,小孩負責家事愈多,也愈常自己做,就會更有責任感,也更加獨立。

其次,日本爸媽樂於放手,讓孩子從很小就學習面對挑戰、解決問題,而不像我們過度保護。當然,還有一部分是基於對社會的信賴,要是犯罪率很高,爸媽應該沒辦法放行吧!

Japanese Kids are Independent
日本爸媽從不幫孩子提書包,而且很早就放手讓孩子自行上學

圖片來源:Deep JapanChinatimes

想要孩子跟日本小朋友看齊嗎?養成獨立、負責任、愛乾淨的特質,其實只要從打理日常生活做起。爸媽齊鬆手,讓孩子早點獨立吧!

延伸閱讀:優雅育兒有一套!劉軒太太 「卡登媽咪」的氣質媽媽養成術

延伸閱讀:全台票房飆破千萬!真人真事改編,勵志小品《奇蹟男孩》3 大必看亮點!

chiayilu

著迷於文字無窮的力量,喜愛閱讀與文字寫作,樂於穿梭在字裡行間,傳遞知識與注入暖流。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