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知道目前台灣約有 76 萬失能、失智的身心障礙者嗎?其中有六成以上要靠家人照顧,當必須離開職場肩負起「家庭照顧者」的責任時,所可能面臨到的困境又該找誰求助呢?
有七年立法院國會助理、十八年公關顧問公司主管資歷的陳景寧(Jenny),因父親臨終前一句「想不到,一輩子這麼短」,讓她選擇在中年轉換跑道,投身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今天女子學邀請她來聊聊投入社會工作後的體悟,以及家庭照顧者面臨的困境。
Q:為什麼當初妳會選擇放棄高薪工作,投入家總這特殊領域?
A:我大學就讀社會系、社會所畢業論文就以「家庭照顧者」為題,雖然對長照議題興趣,但直到2009 年自己父親生病離開,全家經歷了那段照顧過程,才讓我感受到那些研究的意義。我不禁想,若國家再不發展長照資源,一定有許多人被迫因照顧而離職,每天被照顧綁住、不自由、很痛苦、也沒收入、沒什麼人重視,估計 1153 萬上班族中有 213 萬因此受影響。
研究所畢業時,政府還推「三代同堂」解決家庭照顧問題,直到兩年前,社會開始有更多對長照政策的討論,感覺「是時候了」。目前我是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2015 年 10 月到任,主要工作包含 0800-507272 全國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維運及各縣市 29 個支持據點輔導,另外包括政策倡議、創新服務研發、會務行政、募款、媒體採訪等。
而家總主要服務項目為:
1. 提供家庭照顧者諮詢,幫助他們運用長照資源,做好家庭照顧安排。
2. 要求政府擴大長照服務,給家庭更多選擇。
3. 對自願成為家庭照顧者,提供心理支持,照顧技巧,經濟協助,避免「照顧悲劇」發生。

Q:在推廣過程中,讓妳印象最深刻的計畫?
A:許多照顧者因為照顧太久而忘了休息的感覺,也不知道要去哪?家總就在合庫人壽支持下成立「喘息學院」,舉辦紓壓課程、講座、演唱會、慶生會等活動,因為「喘息,也需要學習」。
另外,「面對走不出來的照顧者,我們就必須更靠近他們」,家總與社區中小型咖啡館合作,推動「照顧咖啡館」。照顧者只要願意留下資料,由咖啡館免費提供飲品,鼓勵隱藏在社區中的照顧者走出家門、轉換空間、轉換心情,避免照顧悲劇,在全台目前有八間咖啡館加入。
師大附近有一間「極簡咖啡」,店主就是長期的家庭照顧者,不但加入「喘息咖啡」計畫,還提供「實習名額」給「畢業照顧者」。所謂畢業照顧者就是他們的家人已經不再需要他們照顧,但是他們因為照顧的關係,離開職場很多年,到咖啡館實習是一個讓他們可以整理心情、重返職場的銜接,而且因為該咖啡館有貓的關係,所以也間接加入了寵物治療的概念。

Q:當妳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會怎麼面對?
A:對一個倡議組織來講,要推動新政策或法案,本來就得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我會設定比較合理的階段性里程碑,也會鼓勵同仁「一吋一吋推進」,即使沒辦法一下子達到最終目標,但不論我們現在做多少,都有積累、都有意義。 挫折復原力,好像跟年齡有關,年輕時,搞砸了一個工作,可能會懊惱幾週,漸漸地,看多了以後,縮短到幾天、幾小時,甚至只有幾分鐘。面對挫折就想想能怎麼補救,也要學會「放過自己」,山不轉路轉,沒什麼大不了。
Q:這份工作如何改變了妳呢?
A:這份工作讓我看到事情不同面向,有「微觀面」,有「巨視面」。每天都可以聽到很多不同的人生故事,讓我對自己的人生也有更多反饋與省思,但面對工作還是必須思考策略,去挑戰、修正龐大的社會政策與規範,但我很享受抽絲剝繭、找出解方、訂定策略、付諸行動的過程。

Q:40 歲後的妳對於人生的態度是什麼?
A:40 歲前很多事都一路在摸索,包括愛情、婚姻、工作,40 歲後更篤定,也更確定自己喜歡什麼,不想再勉強什麼,但也有更多家庭的責任與壓力,也希望能讓整個長期照顧體系更健全,不要再有人受到家庭照顧責任的綑綁與束縛,能體會到屬於「中年的自由」。
Q:影響妳最深的一句話或一個人?
A:影響我最深的人是我的父親,他臨終前曾說「想不到,一輩子這麼短」。父親是大陸來台的外省人,一輩子因為戰亂顛沛流離,沒機會實現他的夢想。所以他的這句話,讓我重新思考「這輩子所為何來?」這也是影響我職涯決定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Q:當面對工作或人生選擇上的迷惘時,要怎麼知道自己選擇是對的?
A:對錯是很難定論的,尤其是在當下。現在回頭看,覺得你只能做好三個準備:
1. 多閱讀、多跟人交談、多去觀察,累積自己決策的實力。
2. 試著翻轉。遇到阻礙,如果不是事情本身的問題,必然是做事的方式跟風格不對,不妨試試看跟之前完全不一樣的決定或方法。
3. 放過自己。沒有絕對的最好、最適合的決定,但下了決定就不要後悔。
雖然我會鼓勵 30 歲以上的女生更勇敢一點,去嘗試不敢嘗試的事,但還是有個提醒:不要太相信自己!轉職這件事我思考了快六年,沒有貿然行動,最主要是思考家庭經濟問題,還有自己的生活習慣與性格,畢竟一份 18 年的工作,收入高也花得多,由奢返簡難。
為此我做過比較表,如果真的辭職,會失去什麼?獲得什麼?能不能接受比較簡單的生活?在離職前一、兩年,我退掉公司提供的停車位,試著搭公車上下班,雖然是一個小動作,看看自己能不能適應,覺得都沒問題,才真的去做。有夢想,但不能太衝動,還是要踏實。
延伸閱讀:就算不被理解,也要堅持到底-影像工作者徐意喬的拔河人生
延伸閱讀:簡單其實不簡單!就算半年沒薪水她也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