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創業兔筆記] 網紅經濟紅什麼?中美差異、不同年齡偏好與變現模式是關鍵!

by
2017-06-14

「網紅經濟」紅什麼?自從直播 APP 與 Facebook Live 興起,台灣愈來愈多人在討論「網紅」。「網紅」這詞來自於大陸,根據《咬文嚼字》雜誌,網路上被網友們追捧而走紅的人叫「網紅」,能把人氣轉化為買氣,把粉絲變消費者並增加收入的,則稱為「網紅經濟」。而目前中國網紅誰最紅呢?《互聯網週刊》於年初公布 2015 年百大網紅榜,富二代王思聰奪冠,台灣人較熟悉的 Papi 醬則為亞軍。但究竟大陸網紅經濟再紅什麼呢?週六晚上參加了幫助兩岸青年交流的「露台」所舉辦的活動,來自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的副教授 — 田麗老師,與我們分享《網紅經濟!大陸自媒體與互聯網發展》的學術研究與業界經驗談。以下是我在聽完分享後所整理的三大重點:「中美差異」、「不同年齡偏好」與「變現模式」。

中美差異

田麗老師一開始便帶我們看「全球互聯網公司 TOP 10 排行榜」,2016 年 5 月的調查結果顯示前十名有四家為中國企業,分別是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與螞蟻金服。騰訊靠即時通訊(WeChat)、阿里巴巴靠電商、百度靠搜尋、螞蟻金服靠金流。這四大領域剛好與目前網路科技趨勢相當吻合。而中國企業能夠佔據排行榜最大的原因則為「市場規模」。擁有將近七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光是微信(WeChat)的帳號就有近 2000 萬,每日增長量則為 1 萬,後勢成長相當可觀。
IMG_0011
IMG_0013

與美國注重底層技術創新與內涵式發展(投資本業相關的新創技術)不同的是,中國較注重應用創新,例如:光微信(WeChat)一個 APP 就能讓使用者同時「傳訊息」、「叫車」、「訂位」、「訂餐」、「購物」、「收付款」等。這是美國與其他國家的使用者無法想像的,紐約時報甚至做了系列報導,分析《中國如何改變互聯網》,以及西方世界的相關企業從鄙視中國到模仿中國,像是 Facebook 的 Messenger,加入了 Uber 叫車以及收付款的功能,在在顯示中國互聯網的茁壯與強大。

不同年齡偏好

自媒體用戶中,年輕用戶對各類媒體的依賴度更高(各類媒體包含社交、視頻、資訊與直播等四類媒體),根據安卓平台 2016 年 5 月數據,25 歲以下族群對四類媒體偏好度均高於其他年齡段用戶,不同類型媒體的偏好指數相對平均,26 – 45 歲對四類媒體偏好度僅次於 25 歲以下用戶,資訊類媒體偏好度較突出,46 歲及以上對四類媒體偏好度均低於其他年齡段用戶,相對更偏愛視頻類媒體。

IMG_0019-e1472368917983
IMG_0023-e1472368722997

  1. 針對社交媒體用戶,男女比相對平均,其中 36 歲以上用戶比例高,已婚人士達七成,下午與晚上的活躍度高,偏愛使用社交、理財、辦公、教育、圖片等應用,消費傾向為「母嬰」、「汽車」、「家庭」、「金融」等。
  2. 針對資訊門戶用戶,男性比例高,多為 26 – 35 歲左右,已婚人士高達 72.2 %,早晨通勤時段最活躍,偏愛使用旅遊、出行、生活、網購等,消費傾向為「餐飲」、「珠寶手錶」、「運動健康」等。
  3. 針對真人直播用戶,也是男性比例較高,35 歲以下年輕用戶與未婚人士比例高,尤其在凌晨時段較活躍,偏愛使用音樂、視頻、汽車服務等,消費傾向為「服飾」、「休閒娛樂」、「生活服務」等。

變現模式

網紅要如何將粉絲變成消費者?大陸自媒體變現方式可以分成以下五種:
1. 有償原稿,組織參與線下活動
2. 廣告展示位
3. 發布軟文
4. 平台本身乘載產品,通過自媒體宣傳自家產品或進行產品售賣
5. 透過內容、服務等進行粉絲群營銷,搭建平台,直接銷售或稱為銷售渠道

IMG_0024-e1472368670245IMG_0026-e1472368950224

其中變現能力最強的代表要屬 Papi 醬了!Papi 醬今年四月在北京舉辦廣告拍賣會,得標者的展示型廣告將可在 Papi 醬影片裡露出,這場廣告拍賣會的門票就高達三萬八千元台幣,最終 Papi 醬短片廣告以 2200 萬人民幣(將近一億台幣)的天價賣出。網紅加社群加平台,人潮在哪裡錢潮在哪裡,網紅經濟的威力勢不可擋。

Q & A 時間有聽眾詢問那麼台灣的自媒體要怎麼變現比較好,田麗老師回答如果他知道就可以在台灣做生意了。老師提到中國與台灣不一樣的是生態鏈的完整性,不管是廣告聯盟,或是資料分析等,從網生紅人、網生內容到網生平台,網紅透過內容導流到平台,將平台電商化,不只賺取廣告費,也賺取販售產品的抽成。

台灣目前的狀況是大家似乎流量被臉書綁架,這點要小心,否則辛苦吸引到的流量都被臉書賺走,自己的變現能力當然不強。

結論

談完中國網紅經濟,回頭來看台灣有哪些網紅,我自己想到的是星座專家唐立淇、那對夫妻、中學生女神紀卜心等人。這些網紅可能不像明星那樣亮眼,但都有著明星般與眾不同的魅力。網紅代表著個人時代的崛起以及內容為王的重要性,許多人說直播跟網紅密不可分,但在聽完田麗老師分享後,我會認為直播或視頻都只是其中一個內容傳播的管道,最重要的還是「內容」本身,以及內容傳播者是否懂得當代語言,可以用當下最流行的語言與閱聽眾傳達只要在該平台才看得到的有趣內容。

◎ 補充資料

About 田麗 老師

簡歷: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文學學士,管理學碩士;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文學博士;
紐約大學商學院,博士後

研究領域:
新媒體與網絡傳播,媒體經營管理,編輯出版

文章來源:創業兔筆記

延伸閱讀►
馬來西亞網紅直播夯!商品業績翻倍成長
爛臉、荷爾蒙失調樣樣來!馬來西亞網紅工作秘辛大公開!
網紅漂亮就能當?網紅生活一探究竟

 

相關

相關文章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美國離婚教練:悲傷其實代表當事者認定的「失敗」
婚姻

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美國離婚教練:悲傷其實代表當事者認定的「失敗」

...

by 媽媽寶寶
2023-09-26
贏了面子輸了裡子?透過學習「在乎對方情緒」,表達良性善意的溝通
感情

贏了面子輸了裡子?透過學習「在乎對方情緒」,表達良性善意的溝通

...

by 貓心—龔佑霖
2023-09-13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樂生活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不吃月餅、不烤肉,專屬「賞月小偷」習俗超有趣!

by 風傳媒
2023-09-28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Going Green

帶來希望的故事:《三十九種拯救地球的方法》看見好事在發生,我們都能加入「改變」之中

by ichiro Chen
2023-09-28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裡寂靜地長眠。」
書籍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裡寂靜地長眠。」

by Conan
2023-09-27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撼動一時社會事件,直戳敏感議題的高質感台劇
影評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撼動一時社會事件,直戳敏感議題的高質感台劇

by Albert Wang
2023-09-27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