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合夥創業真的不好嗎?有時聽太多拆夥絕交的恐怖故事,會模糊了談合夥該有「互重」與「共識」的本質與初衷,在艱辛的創業路上,若有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面對挑戰、互相加油打氣、彼此專長互補,那是件多幸運的事啊!
小麥菓子 Komugi 日式焼菓子專賣就是一位台灣咖啡師和一位中文說得很好的日本甜點師一起合夥創業的,聽聽佐山真衣(小麥)和何季純分享,好友合夥創業的眉角。
Q:請問兩位分別在小麥菓子 Komugi 日式焼菓子專賣店擔任什麼角色?
A:我們店是以甜點和咖啡為主,季純是負責咖啡的調製,小麥是負責甜點製作。我們過去是在某間咖啡店的同事,季純有 5 年的咖啡吧台經驗,小麥是自學的甜點師。
一起開店這個念頭是從一顆包著 cream cheese 的南瓜口味馬芬開始的,感受到甜點與咖啡的溫暖,想一起做出一些成績,因為有共同的夢想,而且也欣賞彼此的努力、認同對方的興趣,覺得我們的咖啡和甜點好搭,剛好互補,所以就一起創立了小麥菓子 Komugi 日式焼菓子專賣。

Q:為了開店,對於各自擅長的領域投入怎樣的努力?
小麥:原先我只是想改變一下生活方式,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剛好有機會所以選擇來到台灣某家咖啡店工作,也認識了季純,一開始我對於甜點製作並不是那麼熟悉,只是在日本有空也會在家做點烘焙,而在台灣咖啡店工作時,有更多接觸甜點製作的機會,邊做、邊學、邊練,找資料自學,慢慢累積經驗。
雖然剛開始很多失敗的作品,且台灣和日本喜歡習慣的甜點口味不太一樣,但我就努力想辦法改進讓甜點變好吃,看到大家吃了覺得好吃,越做越有興趣,我覺得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我對烘培有很多溫暖很開心的記憶。

季純:我一直有個咖啡夢,從大學時就想著希望將來能開間咖啡店,我知道這也是很多人的夢想,所以我的夢想某種程度來說蠻平凡的,可是我不是只有想想就算了,畢業後我一直從事咖啡相關工作,更進一步去觀察咖啡店的市場生態或需求條件,台灣的咖啡店密度很高,市場汰換也很現實,但這些都不影響我對咖啡的熱愛。
咖啡種類非常豐富,越接觸了解越覺得自己不足,有好多東西要學、要練,咖啡這門學問是研究不完的。但無論哪種咖啡,唯有一點不變的就是每次研磨時的香氣都讓人覺得好療癒啊!而小麥菓子也是我實現咖啡夢的方式,小麥做出好吃的甜點,而我就堅守沖煮咖啡的崗位吧!畢竟我們的咖啡和甜點超搭的啊!(笑)

Q:創業後讓妳們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或困難是什麼?如何克服?
小麥:我覺得做甜點失敗時最挫折,做不出想要的味道或口感,就容易沒自信,有時一直練習但還是失敗,就會讓我非常難過,例如我們的無油戚風蛋糕,就超難做的,本來戚風蛋糕的失敗率在甜點來說就算較高的,基本上戚風就要加入油才會蓬鬆漂亮、口感濕潤,但我們想做無油的配方,讓製作難度更升級。
已經失敗到我記不得次數了,但我還是很喜歡做甜點,就沒有放棄,終於做出來的時候也超開心的。遇到挫折,聽到同伴安慰我、鼓勵我,或是聽到客人說我們的甜點很好吃,連他們平常不吃甜點的朋友都喜歡吃的時候,就覺得被鼓勵,我會跟自己說「很厲害的甜點師也一定經過失敗才變厲害的」。
季純:我覺得最實際的困難就是資金,我們不是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成立小麥菓子,剛開始我們只有工作室的型態,透過每週一、三、五在家門口擺攤的方式,蛋糕只有外帶,沒有像現在有固定店面可以內用或是讓客人方便找到我們,因為沒有知名度,所以收入非常不穩定。
而且我們選用很好的原料去做甜點,成本也相當高,初期資金很吃緊,很多店撐不下去就是因為資金問題,但我們不甘於這樣被打敗,所以在工作室初期,我就去兼職另份工作,用另份工作的收入來支持我們的生活,雖然很累,可是累得心甘情願!慢慢客人注意到我們的甜點和理念,回頭客也變多,我們也找了現在的店面,小麥菓子就越來越穩定了。

Q:好友合夥創業有什麼眉角嗎?
A:一定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像是我們的個性很極端,一個個性急切要求完美、一個個性溫和又隨性,所以彼此退一步,學習對方讓自己多一點要求或多一點隨性,若真有暫時無法解決的部分,交給時間吧!有時候時間自然會解決一些難解的問題。
合夥一起工作最重要的是「尊重彼此的専業」和「就事論事」,有時因自己對於對方的專業並不十分清楚時,任何批評建議都很刺耳,有些感覺很簡單的要求,其實做起來要花費很多心力、時間與步驟,所以先清楚自己的定位,然後在溝通上要拿捏分寸、尊重對方,也要理性地就事論事,別隨口說些只會惹毛對方的話,要明白彼此是一同打拼的夥伴,不是打架的敵人。
Q:創業後自己有什麼改變?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麼?
A:小麥:我沒想過自己會在台灣開甜點店,覺得自己變得很勇敢地挑戰事情,如果有明確的想法和不放棄的態度,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可以達成喔!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是把小小工作室變成現在的店面,因為我們資源很有限,但我們很努力,客人也很支持,讓我們能打造成一間很有溫度的甜點店。
季純:我知道自己個性容易退縮,要是現在不做,可能一輩子都做不了,所以抓住機會去做就對了,遇到問題就試著解決,超出能力就去請教別人,沒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的。
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感覺到我們真的陪伴著客人一起成長,例如有一位是來台中讀書的護士,調回台北後還會想起我們,想到我們的甜點陪伴她度過很多時刻。
還有另一位客人在我們還是路邊攤的時候,居然在冬天願意坐在攤位邊就喝著我們在冬天為客人準備的熱茶,然後當場吃掉甜點,只因為她很想吃我們的甜點,所以要馬上吃掉,這應該算是我們第一位「內用」的客人(笑),客人們對我們的甜點咖啡的喜愛與支持,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Q:兩位對於未來的計劃是什麼呢?
A:持續帶給大家有溫度的甜點之外,希望我們能做得更多,有機會能跟大家分享親手做甜點的樂趣,也希望透過我們能為環境盡一份力,像我們會收集乾淨的二手紙袋給客人使用,鼓勵大家珍惜資源。
雖然我們只是一間小小的店,但我們期許透過美味實在的甜點能帶給客人大大的滿足。
延伸閱讀:氣球設計 劉又華:失敗就重新來過,就像氣球破了再灌一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