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相信香氣可以讀出一個人的個性嗎?因為嗅覺會喚起人的記憶,甚至能幫助人對自我的深入覺察。原是臨床護理師的 Kristin,在歷經一場大病之後,開始對「芳療」產生興趣,進而發現自己的天賦,將「數字能量」與芳療結合,成為台灣少見的「心靈調香師」。今天女子學就邀請她來跟我們聊聊,香氣如何改變了她的生活!
Q:Kristin原來是護理師,是在什麼機緣下成為心靈調香師呢?
A:因為我在臨床當護士的時候得到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當時吃了很多類固醇的藥都沒好,就想說試試看各種不同療法,後來去上了芳療課後,發現自己很有興趣,病也有慢慢好轉,就去考了美國 NAHA 芳療師證照,開始轉當講師,到目前為止接觸芳療領域已經有 20 年了。

Q:「心靈調香師」和坊間講的芳療有何不同呢?有何獨特之處?
A:坊間的「芳療」講的是療效,但其實生病當然還是得要看醫生,因為香氣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就像我的免疫系統疾病,也是因為身心靈達到平衡後才慢慢好的。所以芳療其實最終講的是「生活態度」,比較偏向心靈層面,是利用香氣讓妳的生活更有品質,幫助人能夠更了解自己內心的狀態、自我覺察,讓妳學會如何愛自己。
比較特別的是,我結合了芳療與「數字能量」那是一種源自於古埃及的數字能量系統,因為每個人的能量都會對應到不同的狀況,我就可以透過每個人的生日,把數字跟香氣做一個連結,調出屬於他們個人獨特的味道。

比如說我之前曾在演講時,現場一次調出 8 位名女人的味道,像是奧黛麗赫本、香奈兒等等,然後讓現場來賓猜猜看這些味道是屬於誰,讓他們透過味道本身的個性和意境去感受;比如聞到奧黛麗赫本的人就會說,這味道很優雅、熱情之類,最後公布答案的時候,其實他們也都能猜到。
Q:想要成為一個專業的心靈調香師,必須有哪些人格特質?
A:我覺得第一個是「自省能力」很重要,因為妳必須要先能解讀自己的感覺和情緒,才有能力去解讀別人的;第二個是「敏銳度」,在和別人交談時,能否從言談之間觀察別人的能力;再來是生活經驗要夠充足,以及對生活充滿熱情。

加上每天要跟各式各樣的人交談,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自己也會引發內在曾經有過的記憶。所以我覺得心靈要夠強,才能夠不受影響,客觀的調出屬於對方狀態的味道。
因為像我在為客人調香時,其實都是在和每一個人做深層心靈上的溝通,透過香氣去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狀態,甚至是突破一些人生的關卡、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Q:接觸芳療精油後對妳生活上有哪些改變?
A:我覺得我找到了生命的天賦,因為這個行業真的非常需要有與生俱來的敏感度。像很神奇的是,很多人跟我聊天之後,會不由自主的把所有秘密都告訴我,其實聽完之後我就忘記了,但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由自主」的狀態,這就是個性上的天分吧!

個人在健康方面也穩定許多,我覺得其實所有疾病的因素都來自於「心靈」。當妳心情好的時候,身體一定健康;可是當心情不好時,神經系統跟著啟動影響內分泌,內分泌再影響妳的身體,這是環環相扣的。
因為以前在當護士的時候,看到很多病人其實都懂得養生,最後身體卻都不好,因為很大的問題是,他們一直覺得自己會生病所以開始養生,但其實保持一個「正向愉悅」的心靈,才是影響身體很大的關鍵因素。
Q:妳認為香氣之於生活,對妳的意義是什麼?
A:它跟我的生活是無法分開的,香氣是我生活氛圍裡的必需品。但我並不太會在自己身上噴香水,因為這樣來諮詢或上課的人就會一直聞到我的味道,會影響他們對於自己的判斷;但在我的辦公室或是教室裡,一定都會擺放香氛。

Q:妳的孩子對於香氣應該也有一定的敏感度?
A:父母的引導很重要,像我會從小訓練他們的嗅覺,幫他們建立「記憶資料庫」,可能用精油或是日常生活的味道,告訴他們各種味道是什麼名稱。所以他們跟一般孩子不同的地方,在於對氣味的辨識度還蠻高的,能用的詞彙也比別人多。

Q:嗅覺會喚起人的記憶,有哪些是讓妳印象深刻的氣味?
A:其實我沒有特別偏好喜歡哪一種,因為我覺得這跟每個當下的情境都有關係;像我當了媽媽之後,就很喜歡聞「柑橘類」的味道,有小 baby 的感覺;可是當我在演講或是幫別人諮詢的時候,聞到「樹脂類」的香氣如:乳香、安息香、沒藥等等,就會讓我心情比較容易平靜下來。

Q:Kristin為何開始嘗試在部落格上撰寫關於「香氣」的小說?
A:因為普遍大家還是對於「心靈調香」很陌生,所以我希望透過科幻小說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目前大概一週會有兩篇、共 22 篇故事在部落格中,內容都是我為客人服務過的案例去改編,描述如何幫他們從香氣中認識自己,並用「前世今生」的方式去串聯故事情節,讓他們體會嗅覺如何喚起內心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