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就能學會一種語言!你還在等什麼?

你會講幾種語言?或是曾經想學過哪些語言呢?

可能很多人認為,光是一門語言就很難學到精通,又遑論學習其他新的語言?

但如果告訴你,其實任何語言兩個月內就能上手,每天只要 30 分鐘,就能學會一門語言,你願意嘗試嗎?

由於在許多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學習語言」似乎就是為了考試拿檢定,或是因為工作和留學需求,但學語言能不能只是為了「樂趣」或是滿足「好奇心」?曾有雜誌報導,台灣一名語言學習網站的創辦者,30 歲就通曉 25 種語言,被問到為什麼很多人光是英文學了十幾年,都不見得能開口,他卻能不斷學習新的外語,他回:「考試是元凶」。因為在充滿壓力的考試制度下,學生成了背單字、文法填空高手,他們能快速在選擇題中找出正確答案,卻無法在實際生活中說出幾句完整的句子。

language
圖片來源:大田出版

在國際組織 NGO 工作的褚士瑩,因為養成了「學習語言的習慣」,從泰語、緬甸語、馬來語、阿拉伯語、維吾爾語到義大利語等十幾種語言都難不倒他。但他自認非語言天才,只是比一般人更多了對世界的好奇心,在《給自己的 10堂外語課:這是突破人生限制的希望之鑰!》一書中,他說,「一個人會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種生活。」當語言不再只是一種溝通工具,而是讓自己有機會開拓更廣闊的視野,不學語言,真的太浪費了!

但許多人或許會有相同的問題,就是一次貪心想要學好各種語言,反而每一種都半吊子。就像我在大學時期學習法文,順便又修了學校的義大利文,結果第一堂就被嚇跑,因為單字和文法結構太相似,兩者在基礎不紮實的狀況下,很容易互相混淆。因此褚士瑩也以自身慘痛教訓奉勸:每次專心學習一種語言,一旦有了一定程度,再學習另一種語言,才不會落得兩頭空。

這十堂語言學習課,是褚士瑩語言學習之路的回顧,也是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有雞同鴨講的糗事、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實用的學習心法,也有讓你當頭棒喝的啟發,閱讀的同時也一邊激勵自己,就用這十堂課,開始和世界打招呼吧!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女子愛旅行】不為語言的障礙感到自卑,是你的權利

延伸閱讀:越睡還能記越多?把握黃金睡前5分鐘,背完3000單字不是難事!

Yvonne H.

感性中帶點理性,樂觀的生活,有時又陷入悲觀思考。喜歡旅行帶給人的衝擊與想像,不會停止繼續探索世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