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界線的人,通常是不愛自己的人。
「唯有清楚表達自己的界限,你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自我界線」,重要、重要、很重要。

圖片來源:pexels
不要一直想當「好人」,以為這樣別人就會「喜歡你」,這是「妄想」。
一個人不愛自己、永遠把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前面的人,別人永遠不會感激你、會當做「理所當然」、甚至繼續「踐踏」你。唯有你先看重自己、愛自己,別人才會用「你對待自己的方式」來對待你。
以下是上週台中班工作坊一位學員(她是一位瑜珈靈性老師)在臉書的分享,很精采的故事與反思。敬請參考。
——————————————————
「我累了,我現在無法給你任何意見。」
「我得想想,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不是每件事都知道答案….但我現在累了,我需要休息。」
當我用這樣的言語去回復訊息時,我知道,我終於走完了「界線」的課題。
這個課題,花了我好幾年時間。記得幾年前,我出來教課不久,我一心想成為有愛心的好老師、盡力去協助學員穿越生命中的痛苦。於是,下了課,我總有回不完的訊息,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通通把問題丟給我。
一天晚上,還在念幼稚園的小王子說:「媽媽,你陪我睡好不好?」
「寶貝,你先睡,有一個阿姨心情很不好,媽媽先回她信,等一下就陪你睡。」
等我打完字,孩子已經蜷縮在我腳邊睡著了。那次,我深刻自省:「唉,我到底在做甚麼?」

圖片來源:Pexels
前年出國教課,外國學員每天寫訊息給我,多的時候,一天十幾個訊息。從早上七點我起床刷牙,到凌晨我準備入寢,總有人告訴我她有多痛苦,或她想結束生命。
每天,我的能量跟這些人綁在一起,我活得很不輕鬆。甚至喘不過氣來。有一天,我明確告知 B 我正在忙,因此這幾天無法回覆她的訊息,然而,我卻收到她不斷傳來催促的「????」問號時,於是我知道,該是我封鎖她的時候了。

圖片來源:Pexels
封鎖 B 以後,我鬆了一口氣。但內心卻感到悲哀。我看著自己,問自己:「為什麼說 NO 對我這麼難?」
回憶我的童年,不是被竹枝、衣架鞭打、就是掌摑斥罵、甚至頭被壓到水底…這樣的童年經驗,讓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乖巧聽話、不斷去符合他人的期待,卻不管這些要求合不合理。是的,一直以來我都不懂得「界線與拒絕」,只懂得討好。
有一次,當兒子犯了錯,我一怒之下就打他屁股,年幼的兒子說:「媽媽,不要這樣,這樣我會痛痛。」我當下愣住,淚如泉湧~為什麼?
因為,我從來都不曾如此真實的表達我的脆弱、我的感受……
其實,我也會痛。而且很痛。但我從來不敢說。不敢說,於是那股能量塞在喉輪。於是在十歲到二十幾歲間,每次去看醫生,他都會重複說:「這扁桃腺腫得太大了,要割掉。」
我從來不會說:「我累了,我要休息。」我總是努力壓迫自己的睡眠,努力去滿足許多人的期待。然而一次又一次犧牲睡眠回答問題,那些人的問題真的解決了嗎?其實不盡然。很多人只想抱怨、只想找人說說而已,其實他根本不想改變。
面對那些反反覆覆寫信來,告訴我他們有多傷多痛時,我漸漸感到厭煩,我的心真實的聲音是:「你錢比我多、睡得比我飽、生活得比我更輕鬆,你卻一直寫來煩一個每天辛苦忙碌養育特殊孩童的單親媽媽、抱怨自己的生活,你是怎樣啊?」
然而,這卻怪不了別人,這是我自己要負起的責任~
「是的,我沒有明確的劃出自己的界限。」我其實可以晚上十點之後不回訊息的,但我做得到嗎?難。
其實我可以說:「很抱歉!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回的如此俐落嗎?我不敢。
感謝那位最後被我封鎖的學員,感謝她讓我學會面對自己的極限,不再逃避這個「界線」的人生重要課題。這個課題是:我得學習對自己誠實,尊重自己的時間及能量,好好把自己愛回來。
上週六日,去台中上了周志建老師的「敘事」故事療癒工作坊。課堂裡,老師當場清楚的示範了什麼是「界線」。
他說:「很抱歉,我有怪癖,我上課時需要全然的專注,除非你真的忍不住需要上廁所,不然請不要隨意走動,也不要說話,這是我的限制,請幫助我。」
「很抱歉,我中午需要休息,請不要在我房間附近說話,任何聲音都會影響到我的睡眠。」
「很抱歉,我必須打斷你,因為時間的限制,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你把故事講完,但我想知道的部分是……你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分享嗎?」
我覺得他好猛,那麼勇敢真實的表達自己,不討好、不虛偽,把自己的需要講得很清清楚楚,於是整個課程進行的相當流暢。
最後,老師有一句話打到我了~
「唯有清楚表達自己的界限,你才能真正的愛自己。」
不討好,要勇氣。不當好人,要勇氣。清楚表達自己的界線,是真實的勇氣。我很開心,我終於走到這裡了。

圖片來源:Pexels
——————————————
一個界線清楚的人,才是內心真正強大的人。
主圖來源:Pixabay@aitoff
文:周志建/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敘事實踐者—敘事與靈性療癒取向心理師/ 故事療癒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