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科技多元的時代,有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隔絕 3C、聲光,通訊設備發達也讓我們很難拒絕親朋好友無時無刻的聯繫,看似歡騰緊密的關係卻逐漸讓人失去自我。對於獨處,大家總是抱持著負面的想法,好像被世界拋下、孤零零的一個人,但其實不需害怕獨處,以下分享關於獨處帶來的 5 種好處,從今以後開始享受和自己相處的時光!
1. 恢復社交消耗的精神

獨處是補充能量的最好方法,過度的社交會讓人感到疲乏,為了遷就或迎合他人,可能要時時察言觀色、在意自身外在的言行舉止,甚至顧慮他人的情緒和想法,這些都是加速精神消耗的關鍵,適時的獨處可以讓心沉澱下來,放鬆緊繃的情緒、恢復流失的精神,讓自己擁有更好的能量去應對下一次的人際互動關係。
2. 反思自己、聽見內心的聲音

過多的資訊很容易失去做決定的能力,習慣太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參考太多意見為自己的選擇背書,但適合別人的未必是最符合自己的需求,甚至有些人在最後還會責怪他人害自己做錯選擇。凡事在不危害他人的狀況下,應該以自己的喜好為主,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靜下來思考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並且可以為自己負責,做出真正滿意、不後悔的選擇。〈延伸閱讀:杜絕高壓社會步調所帶來的憂鬱情緒:每個人都需要獨處的時光,抽離紛擾遠離焦慮〉
3. 邏輯更清晰、生產力提高

無論是彙整資訊或是創作、工作都需要有清晰的邏輯和專注的注意力,然而過度思考和接受訊息會讓思緒變得疲憊,工作效率也隨之降低。在獨處、隔絕外界五花八門的訊息後,更能仔細抽絲剝繭、釐清自己的想法,並讓靈感源源不絕的湧現,工作效率也會提升。〈延伸閱讀:杜絕高壓社會步調所帶來的憂鬱情緒:每個人都需要獨處的時光,抽離紛擾遠離焦慮〉
4. 更加獨立、相信自己

一旦可以開始靜下心來思考、可以為自己做決定後,獨立作業也變得容易,而獨立的定義並非是拒絕任何人的幫助,而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不徬徨、不畏縮的去完成事情,並且可以負起自己應負的責任,而在能夠獨立完成事情的同時,也能提升對自己的信心,並且學習相信自己能夠好好的完成每一個任務與挑戰。
5. 生活變得有目標

有了自己的獨處時間後,便會開始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想要變得更好的動力也會開始湧現,也許是閱讀書籍、也許是養成運動習慣,也或許是學習一項技能,只要開始行動,生活就會開始變得有目標,不再渾渾噩噩的過一天是一天。〈延伸閱讀:如何整理歸納出有效的筆記?善用 3 種高效率「筆記法」,打造日常成長知識庫〉
獨處應該是自願的追尋,而不是強迫,越是熱鬧的世界,反求諸己越是重要,空出時間獨處不再是內向、孤僻的象徵,反而是重視自己、追求自我價值的表現,學會和自己相處、試著沉澱一下外界給予的紛紛擾擾,或許可以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並發掘自己的天賦所在。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