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自由」的空氣如何營造?給媽媽 4 個享受 Me Time 的提案:在短暫時間裡,品味獨處的美好

by Flora Lin
2022-05-25

為人母,這個角色可說是一點也不輕鬆,打從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們往後的好幾十年都得和他們綁在一起,必須身兼多職、給予全方位的照顧,在陪伴的過程裡,跟著學習怎麼樣當一個媽媽,怎麼樣付出適合每個小孩的教育方式。

正因如此,過去和朋友間的聚會、玩樂,甚至和另一半浪漫的「說走就走」之旅,變成了一種極度奢侈的渴求,即便真的有機會,每每也因為擔心孩子、放不下心,也無法放鬆得很徹底。這,就是媽媽,也是自古以來所有母親的寫實樣貌。然而,全心育兒之餘,也別忘了時時關注內在,還有一個小女孩,等著妳去看顧;也許,我們都應該學著如何在少之又少的時間裡,把握和自己獨處的機會。分享以下 4 個時間點,邀請媽媽們營造 Me Time,透過短暫抽離快速充電,拾起精神再出發!

1. 通勤時:把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

圖片來源:Pexels@Genine Alyssa Pedreno-Andrada

每天早晨,對媽媽來說勢必是一場「大戰」!從催促孩子起床開始,督促他們吃早餐、泡奶粉,然後整理準備帶去托嬰中心、保母家、幼兒園、學校……的各種用品,接著還再回頭收拾自己的隨身物品,然後匆匆忙忙出門、再急急忙忙搭上公車或捷運。

那麼,上車後大家第一件事是做什麼呢?很顯得地,90% 以上都會拿起手機吧!編輯認為通勤是個很好的放鬆時機,利用每趟一小時、每天兩小時的時間,看一本書單中的書籍、翻翻報紙了解時事、忘著窗外的景色發呆,或者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想想周末的計畫等,其實都比滑手機有意義多。看似一點點的時間,隨著長年的堆疊,也是可以做到不少事,累積小小的成就感。〈延伸閱讀:「當媽後,妳還是妳自己。」給育兒路上辛苦的我們:在過渡期裡勇敢、在成長期裡學習〉

2. 孩子小睡時: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

圖片來源:Pexels@Los Muertos Crew

若要說實話,在家帶小孩其實並不比上班輕鬆,因為所有的行程都得配合小傢伙來做調整,當有任何變化、任何狀況時,隨隨便便就能打亂原本的作息,幾乎是全心全力地繞著孩子在打轉,相對比較沒有喘息的空間。

所以,趁著孩子午睡、充電的時候,不妨給自己來杯咖啡或喜歡的飲料放鬆一下吧!這時候,不要做其他比較花時間的事情(例如:追劇、閱讀、做家事),因為寶貝可能隨時會醒過來,以「忙裡偷閒」的概念,讓自己可以在混沌的忙碌感中,獲得一絲絲的緩解。

3. 上班時:全心投入打造事半功倍的成效

圖片來源:《校對女王》劇照

對職業婦女來說,雖然比全職媽媽多了點額外的時間,但現實是,必須要有靈活切換腦袋的能力:「在當媽媽時,可以駕熟就輕;在公司上班時,可以得心應手。」是的,就是盡量做到比完美還要完美。

這麼說好了,台灣的職場生態,對職業婦女並非如西方國家般友善,光是哺乳這件事情便有很大的爭議點。而處於這個身分角色上,能做到的正是在工作時間內,把應該處理好、做好的項目做到位,回到家後,再好好陪伴孩子;我們無法如同過往一樣,把沒做完的工作帶回家、隨時回覆上司、主管交付的事項,透過上班時全神貫注,打造自己的「工作小時光」,也是另類的自我訓練。〈延伸閱讀:產後重返職場該注意什麼?透過《82 年生的金智英》演繹,沙盤推演妳可能面對的將來!〉

4. 孩子睡覺後:做做過去很喜歡的那些事

圖片來源:《如此耀眼》劇照

編輯曾經聽多位父母講過:「爸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更有不少媽媽也說:「想做一些事情,只有等孩子去睡覺後,才能靜下心來好好做。」

沒有錯,事實正是如此。隨著深夜來臨,小孩入睡之後,我們會得到一個比較長的休息時間,這時,趕緊去做那些自己很喜歡的事物,不管是追劇、閱讀,還是打遊戲、做瑜珈、小酌一杯,甚至最懶的滑滑手機也好,做做那些可以讓自己愉快又放鬆的小事。不過,可別太興奮而耽誤了原本的睡眠,否則隔天一早不僅身體會提出抗議,一整天也無法專注,容易進入不良的惡性循環喔!〈延伸閱讀:害怕身分改變失去自我?別只想著恐懼,先問自己:「如果沒有成為媽媽,以後會不會後悔呢?」〉

 

如此看來,媽媽的 Me Time 反而比較像在「夾縫中求生存」,除了自己要把握時間,營造小憩片刻的空間外,另一半的體諒和協助也是很重要,夫妻間一定要維持深入的溝通和體諒,兩人努力攜手陪伴寶貝成長,並從中磨合出理想的生活方式。

 

主圖來源:《山茶花開時》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

相關

Flora Lin

Flora Lin

擇善固執、樂觀幽默;可以發自內心地大笑、也可以打從心裡地悲傷,盡情感受每個時刻最真實的自己。

相關文章

慢城竹田第一站「頓物堂」的茶哲學:以茶修養身心,3 個發自內在的頓悟
旅遊

慢城竹田第一站「頓物堂」的茶哲學:以茶修養身心,3 個發自內在的頓悟

...

by Flora Lin
2023-12-05
洗髮精「6 大挑選重點」:無矽靈才是好嗎?膚質不同怎麼挑?
健康

洗髮精「6 大挑選重點」:無矽靈才是好嗎?膚質不同怎麼挑?

...

by 優活健康網
2023-12-04

類別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大人需要的一首歌!徐佳瑩《行走的魚》:面對世界不勇敢也沒關係
勵志小品

大人需要的一首歌!徐佳瑩《行走的魚》:面對世界不勇敢也沒關係

by Jenny Chou
2023-12-05
慢城竹田第一站「頓物堂」的茶哲學:以茶修養身心,3 個發自內在的頓悟
旅遊

慢城竹田第一站「頓物堂」的茶哲學:以茶修養身心,3 個發自內在的頓悟

by Flora Lin
2023-12-05
洗髮精「6 大挑選重點」:無矽靈才是好嗎?膚質不同怎麼挑?
健康

洗髮精「6 大挑選重點」:無矽靈才是好嗎?膚質不同怎麼挑?

by 優活健康網
2023-12-04
貓奴該知道的 9 個 Q&A!了解愛貓習性,呼嚕叫只代表開心嗎?
居家

貓奴該知道的 9 個 Q&A!了解愛貓習性,呼嚕叫只代表開心嗎?

by 良醫健康網
2023-12-04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