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歷史都是今天造就的」,無論是在生活還是職場上,只要走過的每一步,都會替未來鋪上一條道路。走出傳統媒體業,跨行到現在最夯的網路行銷,擔任影音廣告業務的 Mini 從來沒想過,在因緣際會之下,過去累積的專業技能和人脈,全都成了自己的養分。今天女子學邀請她來和大家聊聊,面對全新的領域她如何不斷的學習及挑戰自我。
Q:Mini 目前在網路影音廣告公司上班,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妳的工作嗎?
A:簡單來說,我是一個媒體業務,服務的客戶主要以有電視廣告預算,或是有影音廣告需求的客戶為主,幫助他們在網路上達到類似電視廣告的傳遞效果。工作內容除了業務、陌生開發、維繫客戶和廣告代理商之間的關係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教育市場。
因為我們公司是台灣最早談網路影音廣告且提供服務的,所以每天要不斷吸收影音相關的新知,並轉化為符合台灣市場,又能讓客戶們聽得懂也用得上的影音策略。再加上公司合作的媒體為台灣各主流大站,所以對各新聞或網站的特性及屬性要有深層了解,這也是我很喜歡這份工作的地方。

Q:聽起來非常符合現在需求的行業!妳以前是記者,怎麼會轉到這一行呢?
A:說起來是一個很有趣的機緣!因為大學念新聞系,後來畢業後進入華視新聞部,一路從實習記者變正職,當時剛好公司正在培養一批公民記者,因此我們這批實習記者都具備採訪、配音、拍攝、剪接技巧。後來離開後進入蘋果日報業務單位擔任企劃,正好需要這些專業,像是拍攝動新聞、撰寫廣編稿、執行各種專案,也因此對行銷開始產生興趣。

之後在自由時報擔任業務,但因為平面媒體開始受到數位工具的挑戰,擔心被趨勢淘汰,就開始轉換跑道到數位行銷圈,也接觸我最有興趣的影音廣告。有趣的是,目前的工作剛好整合所有過去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讓我驚訝前幾年的工作經驗完全沒白費,一夕間全派上用場。
Q:在工作之餘,妳都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A:由於網路行銷工作,非常注重專業知識跟人脈,我在閒暇時,常參加各種行銷相關或是跟英文有關的課程。考量到在網路行銷界我還是個新鮮人,所以積極參與各種行銷社團,像是 ECO 的課程,有很多電商前輩和台灣各大品牌的行銷乾貨分享;近期我也參加 APP Women 的活動,希望提升個人的生活品味。

為了增加英文能力,我最近也參加扶輪社活動,和社團內的年輕朋友一起交流英文。除了參加各種課程拓展人脈外,最近會學習讓工作與生活平衡,每天都會騎單車或跑步約 1 小時,讓忙碌一天的腦袋放空,或是看外國影集練習英文聽力。
Q:妳覺得自己曾經做過最勇敢的一件事是什麼?
A:應該是 30 歲時,決定放下一切出國遊學吧!當時我的業績不錯,一切都慢慢步上軌道,但我很清楚自己有很多不足,像是英文不好、怕坐飛機,還有遇到外商或是待過國外的朋友,會因為生活經驗差異大搭不上話,甚至覺得好像自己不如人。所以內心一直有一股聲音,叫我一定要出去看世界,就算回來後一無所有,都要勇敢踏出去。去年去了宿霧跟英國一段時間後,我克服了懼高症、敢自己搭飛機、可以和一群外國人聊天(雖然還是常常雞同鴨講),也增加許多歐洲文化及海外生活經驗,雖然一切還不是最佳狀態,但對我人生來講已經算是個突破的起點。
Q: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改變一件事,妳覺得是什麼?
A:會希望在讀書時期爭取出國唸書的機會,可以增加自己的國際視野,英文能力或許也會好一點。尤其工作之後感受很深,因為不同的教育環境,的確會有不同的人生境遇,還有同溫層的差別。

Q:妳覺得 30 歲前跟 30 歲後的自己,有什麼樣的轉變?
A:轉變太大了!30 歲前的我很天真,認為凡事剛剛好就好,很多事情覺得應該照自己認為的正義與絕對去做才是完美,工作上還是有著與上對抗的叛逆,覺得很多事情「不公平」。
但 30 歲後的我,對於事情看開很多,開始堅信「以果為始」。就是在每個當下不要執著,從更長遠的未來回推到現在,因為每段歷史都是今天造就的,所以我想要寫下什麼歷史,現在就去做。面對工作,態度也變成熟很多,越來越懂老闆為什麼希望員工擁有更高的視野,慢慢會試著拆解客戶的組織狀態,因為每個決定都有它背後複雜的因素在。

Q:妳覺得影響妳最深的一個人(或一句話)是誰?
A:我媽媽,她一直都用長遠的眼光幫我計畫一切,儘管她教育程度並不高,但在我心中她是個厲害的企業家。一直以來,她都鼓勵我往都市邁進,從家鄉屏東一路到台北,甚至出國念書都是受她支持。她有一句話影響我很深:「做對的事情」!雖然很簡單,但套在每個環節都適用,現在我也慢慢體會這句話的意義。
延伸閱讀:生離死別教會她:人生苦短,讓愛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