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不好走的藝術表演之路,一位自信女孩卻勇敢堅持走了十多年,人稱足上舞伶楊立微,俐落身影總能完美做出各種令人驚艷的足技表演,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接觸到足技藝術,她帶著技藝和道具跑遍國內外大小藝術節慶,甚至是站上世界各地的街頭表演只為爭取更多讓人看見足技藝術的機會,今天邀請立微和大家分享她不怕艱辛的藝術圓夢之路。
Q:足技藝術表演一般人很少會接觸到,立微從何時接觸?為何決心投身這個領域呢?
A:我從小學五年級進入戲曲學院就讀,國中開始接觸到足技藝術,足技藝術也是我非常嚮往進入的領域,所以分科時主動跟老師爭取學習足技,後來更在戲曲學院一路念完大學,成為民俗技藝的科班畢業生。
表演行業真的蠻辛苦的,如果不好好爭取,只要沒有表演機會月收入就是零,畢業後多數人選擇轉換跑道從事其它行業,也許與藝術相關,也許離開了這個圈子。曾經是有機會加入收入穩定的臺灣特技團,但我後來還是選擇自己闖蕩,因為我想讓足技藝術在世界各地有表演的機會,一方面自己也能向世界各處不同的藝術表演者學習和交流,另一方面希望能讓更多年輕族群接觸到這項技藝。

Q:宣揚民俗技藝這條路想必艱辛,立微在表演過程最難忘的事為何?
A:最難忘的事都跟「讓人摔下來」有關,一次是在習藝時,曾因我功夫鍛鍊不夠和夥伴默契不夠,讓夥伴在表演時摔傷,若自己受傷還沒話說,讓別人因自己而受傷真的會很難過,也會有心理障礙,但這些壓力都要去面對,不然只能看著別人一直進步。
還有一次是剛從事街頭表演,那時我還習慣音樂和演出會同時結束的舞台表演方式,有次因為要和現場互動炒熱氣氛,所以時間稍延遲了,邀請上台協助演出的觀眾體重相差太多導致重心不穩,我又顧慮背景音樂要結束,一時情急導致他們摔了下來,好險沒人受傷,但我相當自責,後來也調整自己在街頭表演的心態和節奏。
Q:一般來說這類型的表演多在舞台演出,妳為何會選擇在街頭做足技表演?
A:會開始在街頭表演是受到一趟歐洲之旅的影響,那時我知道國外有許多不同的藝術節和馬戲學校訓練營,我想多吸收經驗就拿出積蓄和家人借錢湊足旅費決定出國一趟,到國外發現街頭表演很盛行,各式各樣表演都有。

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在大雨過後人群散去,一個外國女生做小丑演出,對街頭藝人來說「聚人」真的很難!那女孩子表演40分鐘以上,不但逗觀眾笑到翻也讓觀眾感動到哭,一下子 500 人的座位又滿了。我忘不了她的表演,也給我許多啟發,這是我最希望能夠成為的表演者。
回到台灣剛好認識圓山雜耍團,交流街頭表演經驗後,開始挑戰街頭演出,因為從沒近距離跟觀眾接觸而非常緊張,更難的是要把沒預期會有表演的人吸引過來。
街頭觀眾給的反應是最直接的,如果沒有感動到他們,他們會毫不客氣地離開。自從上了街頭,眼神的交流與帶動氣氛的小互動,經過多次的街頭經驗,現在我已經更有自信能讓觀眾愛上我的表演。
Q:足技表演這麼辛苦、收入似乎會不太穩定,妳有想過放棄嗎?
A:靠表演賺錢真的很不穩定,一開始收入真的很差呢!而且許多道具都是自己做或是學姐們送給我的,舞台表演兩個禮拜有一次就很幸運了,多半是透過介紹才獲得機會,所以要懂得開源節流才能走下去,當然家人支持也是很重要,他們也會來看我表演,我非常感謝支持我走這條路的家人。
當然學習過程曾經想放棄,但有許多老師們鼓勵我,當時因為在舞台上找不到自信正思考是否選擇放棄時,我遇見了李曉蕾老師,我一直沒跟老師說過,是因為她的教導而讓我找回了站上舞台的勇氣。現在沒有想換別的工作!我現在滿腦子想的就是還有什麼不一樣的道具可以拿來蹬!

Q:立微真的是「足上舞伶」,有哪些事讓妳覺得最有成就感?
A:一路走來,不同方面都有不同的成就感:
對於表演:我能更接近生活,運用生活物品作為道具,足技有分輕蹬和重蹬,最難的是輕蹬像雨傘這類越輕的東西越難操控,但努力練成駕馭新道具就很有成就感,光是傘我就練了兩年才能上台表演呢!
對於觀眾:當我完成表演後,曾有好多小孩會跑過來抱著我,說我是超人,或是觀眾鼓勵支持,那種感動真的是堅持下去的一種動力。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表演做的更讓觀眾感動,光看我一次表演就能感受到不一樣的心情。
對於出國:雖然我都是自費機票去國外參加藝術節活動,獲得各國藝術節的報名資格和演出機會,或受邀到國外演出,讓足技藝術得到不同國家的人喜愛,這過程很幸福也很有成就感。
許多事情想做就去做吧!去做了之後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我一直都認為薑是老的辣,表演不僅能越做越熟練,還可以越老越性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