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藏樑柱於無形!推薦 5 個設計小技巧:善用樑下空間,打造隱形收納室

by Yukie You
2021-10-18

樑柱是房子的骨架,在安全上是絕不容許省略的存在,但就室內設計而言,卻巴不得可以消滅它。又厚又重的柱體成為空間中突兀的存在,且樑柱的位置經常會成為居家擺設的阻礙,在風水上很常聽見沙發、床的上方不可以有樑,不然會對居住者產生不良影響的說法,其實就是因為會帶來壓迫感,在無形間可能會造成身心壓力。而雖然樑柱不能夠拆除,卻可以讓人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以下介紹 4 個隱形樑柱的小技巧,讓家住起來更舒心。

1.跳色、異材質包覆修飾

圖片來源:Pinterest/Pinterest

如果樑柱和牆壁、天花板都是同一個材質與顏色,看起來不僅沒有層次感,突出的柱體更會顯得壓迫感很重,利用跳色或異材質的包覆,例如木皮、石材等加以修飾妝點,或是使用較通透輕盈的材質,茶玻、金屬、鏡面,藉光線的折射放大空間感,可以提升層次,同時消弭樑柱所產生的突兀感。〈延伸閱讀:和惱人的畸零空間說再見!4 種實用設計提升坪效,居家機能美感再升級〉

2.運用家具或收納機能拉齊牆線

圖片來源:Pinterest/Pinterest

樑下不適合擺放沙發、床,卻是非常適合設置收納櫃的地方,既然突出的樑柱讓人看不順眼,那麼也可以選擇把牆線拉平,讓櫃體和樑柱的寬度切齊,就能輕鬆將它藏於無形。此外,也可以訂做家具如書桌、展示架,讓樑柱和家具合而為一,那麼視覺空間就更加自然暢通了。

3.設置光源轉移焦點

圖片來源:Pinterest/Pinterest

對付搶眼的樑柱,可以使用光源來轉移焦點,室內光源不僅是必備的照明,更是主宰了空間的焦點,在牆面設置間接光源,讓視線不會聚焦在突出的樑柱上。另一種作法則是在樑柱上加上燈帶,以細長的線條、明亮的光線修飾,減弱樑柱的厚重感,達到輕盈效果。〈延伸閱讀:居家色彩怎麼搭?學會溫馨時尚的室內配色技巧,讓家繽紛每一天!〉

4.圓弧線條弱化厚重感

圖片來源:Pinterest/Pinterest

四四方方、稜角分明的柱體,完美詮釋了壓迫感與厚重感,要化解這兩項問題,就要針對其特性去改善,樑柱透過圓弧線條包覆,可以軟化空間的硬度,讓柔軟的線條去勾摹空間的律動感,改善樑柱的帶來的僵硬線條。

5.使用格柵或線條虛實交錯

圖片來源:Pinterest/Pinterest

格柵是化解枯燥樑柱線條的好幫手,線條造型引領場域裡的視覺焦點,而雖然以格柵包覆,卻不會降低天花板高度,亦不會加深牆壁厚度,在虛實交錯之間,完美隱形了樑柱的存在,這種適度留白的設計也能提升空間的開闊感。〈延伸閱讀:小坪空間大變身!學會 4 招居家佈置原則,把家變得寬敞又舒適〉

 

 

雖然樑柱難免會影響居家設計及動線規劃,但只要掌握了以上幾種方法,突兀樑柱也能藏於無形,更可以藉此變化出更多樣的設計、消弭壓迫感、放大空間尺度。

 

主圖來源:Pinterest/Pinterest

copyright by share99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相關

Yukie You

Yukie You

不想遺忘踏過的足跡與悸動,只願以溫柔與瘋狂擁抱世界。

相關文章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

by Conan
2023-12-07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美食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

by ichiro Chen
2023-12-06

類別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富都青年》:新科影帝吳慷仁化身喑啞人士,演出無身分者的苟延殘喘
影評

《富都青年》:新科影帝吳慷仁化身喑啞人士,演出無身分者的苟延殘喘

by Albert Wang
2023-12-08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照顧者/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照顧者/社工篇】

by Conan
2023-12-08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心理毛邊

精神疾病,是我的生命經驗|伊甸活泉之家專訪【當事人/社工篇】

by Conan
2023-12-07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美食

Jo Malone 童話薑餅聖誕遊樂園地:推薦 3 家異國美食,飽腹後再漫步心中山聖誕之境

by ichiro Chen
2023-12-06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心理毛邊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