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創產業蓬勃,軟實力在國際上不容小覷,而在十年前,她就已經開始著手規劃,從創意市集擺攤,一路帶領創百位手作者們前往英國倫敦,更創辦了亞洲第一個以各城市手作創業者交流為核心的手作創業展會。今天邀請 CAMPOBAG 希嘉文化創辦人陳小麥,來和大家聊聊她的十年創業路。
Q:小麥當初是在什麼機緣下創辦了亞洲手創展(Pop Up Asia)呢?
A:因為自己喜歡創意市集,大學時期就和朋友策畫了台灣的第一個原創市集-「CAMPO 生活藝術狂歡節」,2008 年創立了公司,想要提供一個平台,從舉辦市集、擺攤,到世界各國參展交流等等,幫創作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

因此常聽到每位手創者充滿感謝的說:「從沒想到可以用自己喜歡的事情創業,更沒想過原來有這麼多人會喜歡自己的作品。」我們了解創作者那些單打獨鬥、資金缺乏的窘境、不知該找誰想辦法的過程,因為從產品開發、製造生產、法律會計、行銷宣傳與進出口貿易,每一件事情都是挑戰也都是壓力。如果要「從創作變成創業」,不能只是「喜歡」而已,需要更多的資源與多元的學習,才能一步步讓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生活。
而 Pop Up Asia 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誕生的,唯有做好商業化的各個環節,才有可能以創作維生,也是因為這樣的契機,2016 年推出了以「手創者」為核心出發的亞洲手創展。

Q:在過程中讓妳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麼?
A:到世界各地擺攤辦展,幫助那些手創者們走出國際,讓他們發現原來除了台灣,還可以有更多的夢想跟可能。另外是「What you think about the most or focus on the most will appear as your life」,未來就是現在,我們都生活在自己喜歡的事情裡,讓喜歡的事情成為生活,能因為做喜歡的事賺到錢而生存下來,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Q:讓妳遇到最挫折的事是什麼?如何面對呢?
A:就是做這件事情已經 10 年,但大部份的人還是不理解它的意義與價值在哪,必須一直去證明給他們看,讓我覺得很挫折。但後來想想,很多事情很多人也都做很久呀,可能是從年輕做到老,或是堅持了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相較他們我也才不過短短 10 年,還只是耕耘的初期階段而已。

Q:妳會覺得,大部分台灣人對於做文創產業抱持悲觀的看法嗎?
A:我覺得台灣人對很多事情都很悲觀,不只文創產業,但其實到了國外會發現台灣真的很好;換個角度與立場想,就會發現台灣有很多好的資源與機會,但沒有去好好珍惜、利用。另外很多人對於作品的成熟度與自信心還不夠,這個世界很大,所以要不斷地充實自己與思考,隨時檢視自己的優勢與缺點,才有機會面對問題。
Q:這一路走來有什麼事讓妳印象最深刻的?
A:其實十年來真的太多事了,真的要說一件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的,應該是 2012 年我 30 歲生日,到英國舉辦擺攤人生吧!我們有個企劃叫「有吃有玩的擺攤人生」,就是帶創作者到世界各地,去參加當地創意市集與辦展覽。

我們去的第一個歐洲城市就是英國倫敦。因為之前都是去亞洲國家,所以當時非常興奮,其實也是藉此想要環遊世界,所以才開始了這個企劃。當這些台灣創作者出國時,他們也有跟我相同的感受:沒想到可以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透過擺攤環遊世界,進而找到夢想、找到人生。
Q:希望透過妳的事業對台灣的文創有什麼樣的影響?
A:可以用我們的公司品牌名 CAMPOBAG 來解釋:CAMPO 的字義來自於義大利,CAMPO 代表了 Cinema、Art、Music、People、Original 五個元素。近幾年延伸出「BAG」(Bring Art Go),完整的名字有著三種企圖:「創作」、「和世界展開對話」、「用行動產生改變」。
而 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的核心就是「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展現多元創作與生活結合的創意觀點。」希望透過這個以亞洲各城市手作創業者與組織交流為核心的手作創業展會,讓城市間彼此的文化與創意交流建立亞洲觀點,合作經營亞洲手創市場。也讓創作者喜歡的事成為生活,鼓勵更多創作人因為興趣而開始,因為創業而永續。

Q:以妳長期在產業的觀察,覺得台灣文創產業有什麼樣的變化?
A: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台灣的手創品牌已經從創意市集表達個人理念的創作模式,發展到自營店面、百貨通路、電商平台的零售銷售模式,與各種不同跨界合作的可能,包括創意市集、快閃店、國際品牌合作等不同面向。

除了台灣的手創品牌正在面對「商業化」的挑戰,亞洲海外的其他城市,包括日韓、中國、泰國、星馬等,也開始發展出不同的商業模式和平台服務。我們也會透過舉辦國際論壇,藉由不同的亞洲經驗分享,提供手創品牌從「手作到創業」的一個全面的經營藍圖。
Q:妳最想感謝的一個人是誰?
A:我先生也是我的創業夥伴,沒有他,我可能真的無法走到這一步。我們兩人一個理性一個感性;他很果決,我有熱情,這兩者我覺得創業缺一不可。以前我會覺得單打獨鬥也能一人闖天下,但有了夥伴之後,就會慶幸還好自己不是一個人。我建議要創業的人,要找跟你個性完全不同的夥伴來平衡,才能幫助自己看到盲點。因為創業就是每天面對自己,唯有改變自己、面對問題,才有可能繼續走下去。

照片提供:CAMPOBAG
延伸閱讀:寫給想創業、創業中的妳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