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個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嗎?在社交場合中,妳能夠自在的與人互動,還是容易感到拘謹不安?
或許妳認為自己可以偽裝的很好,將情緒都藏在心裡,但「身體是最誠實的」,若我們仔細觀察,從每個人肢體傳遞的訊息當中,其實能夠反映出對方的個性與真正的想法,而且比掛在臉上的笑容、說出的話真實的多。
舉例來說,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首度出訪歐洲,和北約組織成員國元首會晤時,原本走在後方的川普,突然伸出右手,推開前方正在與其他國家領袖寒暄的蒙特內哥羅總理馬柯維奇(Dusko Markovic),接著抬高下巴、整理自己的西裝;以及與新任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國際媒體前上演一場「握手較勁秀」,強硬的作風引起外界熱烈討論。有肢體語言專家分析,川普的肢體動作反映他的個性「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並且相信「自己就是全場最重要的人」。


談到肢體語言,就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繼《Get Lucky!助你好運》1 和 2 之後,劉軒再推出從生活中談心理學的暢銷著作《心理學如何幫助了我》,書中分別以 8 個篇章,帶領讀者從生活化的 8 種面向來了解心理學。其中第一章就是「閱人之道」,教妳如何仔細觀察、客觀判讀、並透過互動來了解對方的想法。

他將察言觀色歸納成一套 SOP:觀察、分辨、分析、試探
- 觀察: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留意對方帶給我們的感覺
- 分辨:辨識一個人的行為特徵和「慣性動作」,以此標準可看出他是否有異於平常的表現
- 分析:用蒐集的事實基礎,或過去經驗推測,找出背後的原因
- 試探:技巧性的試探,看哪一個假設是對的,可採取「主動分享」作為引子
這四個步驟的前提,必須是要有能夠檢視自己的「自覺」能力,以及一顆「理性」的心。能夠察言觀色,不僅在社交場合中能夠幫助妳更從容的應對,在工作場合、感情狀態,或是朋友之間的人際相處中,都會有所助益。
出版多本心理學書籍,身為哈佛心理學教育家,劉軒非常擅長用最簡單的語言,讓這門艱深的學問變得平易近人,並在書中舉出許多有趣且生活化的例子,不怕會有生硬難懂的學術用語,反而讓人讀得意猶未盡。面對人際、愛情、自我探索等人生課題,心理學都能幫助人從中找到答案,就讓這本書開始幫妳「優化」生活吧!
延伸閱讀:學會劉軒「幸福三部曲」,幫妳留住生活中的「小幸運」!
延伸閱讀:走出喪夫之痛- Facebook 營運長從「擁抱B選項」和傷痛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