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新婚不久的女性來說,第一次在婆家過年,多少累積了一些感想,那種凡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深怕做不好的心情,只有經歷過的新嫁娘才會明白。
離開熟悉的家中過年,心裡難免空虛。倘若平常就和公婆住在一起那就還好,但對只有在重要節日才會回去的媳婦來說,就像是一種「挑戰」,特別是頭一回,總會帶著些許忐忑不安的思緒。
自古以來,女性被期待著應具備「溫柔賢淑」、將家事打理好的能力。雖然在現在的社會中,我們不必像古人如此一般嚴謹或傳統,但在某些「行為」上,仍有些「守則」值得多留意,除夕之夜就能圓滿安然地度過。
守則 1:不論何事,主動去做就對了

除夕夜,重頭戲肯定就是年夜飯的張羅,為晚上的圍爐做準備。
身為第一次到婆家圍爐的媳婦,若沒有被要求,其實也不需要急著搶事情來做。第一,我們不確定自己做菜的口味是否符合婆家;再者,各種刀具、鍋碗瓢盆的擺放位置在哪也不熟悉。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待在旁邊看,幫忙整理台面、擺碗筷…。主動幫忙、主動詢問、主動動手,表現出「想要幫忙、盡一份心力」的感覺。(延伸閱讀:家家有本難念的婆媳經!凱特王妃通過婆婆 3 考驗坐穩皇室媳婦 10 年)
守則 2:惰性為萬惡之首,過年就是要勤快

前面只要開始主動,想要勤快便不是一件難事。編輯覺得,無論如何都要幫忙到最後,別因為一時的懶散或疲憊,做到一半就到客廳坐著看電視休息,勤快一點,多用眼睛去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協助的準沒錯。(延伸閱讀:「做人」好難!面對婆婆催生電話連環叩,心理師教妳如何華麗迎擊)
守則 3:適時貼心,讓長輩備感窩心

說真的,會緊張的也不見得只有媳婦,有時公婆也會擔心自己是否給晚輩太大的壓力,不敢任意要求協助。
身為媳婦嘴巴就要甜一點,例如在做菜的時候,多和婆婆討教關於烹飪家常菜的一些技巧,試吃的時候給予讚美,聊聊彼此最喜歡的年菜之類的。有時候一些簡單的話語,就能化解現場的尷尬和緊張感,當在廚房「放寬心」之後,等等的圍爐就會更加和樂融融。
事前溝通也很重要

雖然結婚之前,多少有幾次的機會可以先到婆家拜訪、或多或少能觀察家庭中的生活與相處模式,摸索平衡點,不過都不如親自「體驗」來得強烈。
因此,過年前一定要找時間和另一半溝通,「討論」出各種可能會發現的情況,例如紅包要包多少、禮品怎麼買、幫忙需要幫到什麼樣的程度等,討論得越是周全就能避免其他「無預警」的狀況出現,藉此養成「神隊友」的老公。(延伸閱讀:吃完飯碗筷不收、襪子總是亂丟!新婚夫妻磨合期,最常見的 7 個吵架引爆點)
另外,編輯也會多聽聽其他人妻們的建議和經驗談,從中擷取可以放在自己「記事本」中的筆記。
許多人都說,第一年算是「摸索期」,先初步了解婆家的過年方式,再慢慢去習慣。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想藉由過年來維繫家人間的感情,除了要主動、勤快、貼心之外,用心去了解、關心每一位親戚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重點。
至於想家的話怎麼辦呢?那就打通電話回去跟爸媽說聲「新年快樂」吧!有可能他們也正在想著你也說不定喔!
主圖來源:大三元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