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當妳真的面對機會來臨,有沒有勇氣抓住呢?是什麼樣的機緣與想法,讓一個台灣女生勇敢主動爭取外派越南工作?讓萬達國際物流 VIP 客戶經理 Sandy Ko 和妳分享她遠赴異國工作的心路歷程。
Q:Sandy 在公司裡擔任什麼職務?為何會爭取外派至越南?
A:我目前是萬達物流的越南業務部經理,在胡志明分公司負責所有台商相關業務,還有與代理、航空公司和船運公司的接洽。過去曾服務於萬達台北總部,在總部的 12 年工作資歷中,我經歷過航線操作、空運部秘書,也擔任過公司航線主管負責東南亞、歐美出口,後來因為念在職碩士班的關係而轉成業務,也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那時政府正倡導新南向政策,很多廠從中國、台灣移到越南,加上東南亞有很多優惠關稅,公司藉此想擴大發展原有的越南市場,就將原本越南總經理高升,然後希望從台灣能夠外派主管過去拓展公司業務。剛好我的學經歷都符合,先前也有經營越南市場的經驗,所以我就極力向公司爭取這個難得的機會。

Q:爭取到越南工作妳一定下很大決心,過程中妳做哪些準備?
A:從決定到成行只有短短半年,我要求自己做了三項準備:
1. 學越南語
為了能更快融入當地工作和生活,我在政大公企中心就先學了半年的越南語,讓自己基本的溝通、應對都沒問題。
2. 爭取家人支持
因為我是單身外派,為了讓爸媽能更放心,我帶爸媽一起到越南了解生活環境,讓他們知道越南並不落後,希望他們能支持我這個決定。
3. 心態歸零,角色調整
既然要接受新挑戰,就要將之前在總部的表現、舞台、客戶等都放下,把心態歸零,帶著學習的心,讓越南的同事覺得我是跟他們站在一起,是一個互相支持、幫助的團隊,而不是從台北派一個要監督他們、糾正他們的人。
我認知我的角色是為了讓越南和台灣、中國的互動更順暢,同時因為語言的便利性可以把客戶照顧得更好,所以我必須肩負起溝通協調的橋樑。
Q:做足準備去面對一切改變,Sandy 花多少時間去適應越南的環境?
A:我在短短 4 個月就適應越南的環境,這一切也很感謝同事們的幫忙,不但照顧我的生活,教我在當地工作上怎麼去找對的窗口,面對不同客戶單位也學到怎麼做能讓處理過程連結更順利。
我學會從沒學過的流程、語言,讓我更快融入這裡,而且有同事的關心、家人的支持和宗教信仰的力量,我都能讓自己安定下來,不會心浮氣躁,很快度過低潮,展開自己去接受或幫助在我身邊出現的人、事、物,面對生活更感恩和知足。

Q:就妳觀察女生適合到越南工作嗎?
A:最近越南的年輕人都非常願意學中文和英文,願意接受不同挑戰,以我們這產業來說,很多領導者或台商都是男生,其實在越南只要發揮以柔克剛的態度,表現出專業度,再多一點生活的彈性,要在異國走出自己的路其實不會很難,就是需要勇氣和堅持!
但當然一個女生在外面還是要一切小心,只要注意手機、貴重物品別外露,盡量穿著簡單不要太華麗、暴露,隨時保護自己的安全。
Q:有人提到越南是母系的社會,就妳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文化現象?
A:我覺得現在越南母系社會已經沒有那麼明顯,我看到的越南女生多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或許是母系社會的影響,當家裡需要女生去工作,她也可以去工作,當家裡需要她照顧家事、照顧小孩、公婆,她們也可以。
其實越南女生蠻多都有受教育,在職場上能有表現,也追求經濟獨立、自主,只是她們工作的模式、步調和台灣不一樣,來到這裡的我們是需要去欣賞她們的優點,接受她們的現況,而不是以台灣的方式強迫她們接受。

Q:萬達在台灣和越南都有定期舉辦公益活動,妳看到哪些不同?
A:在台灣萬達物流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公司的公益活動,像去年台北總部、北、中、高分公司就是辦喜憨兒的園遊會,我們會捐出一日所得同時帶著喜憨兒、唐氏症的小朋友一起去兒童樂園同樂一天。
越南分公司這次則選了一個距離胡志明市要 4 個小時車程的一個山上偏遠學校、村落和幼稚園,在越南的同事們靠自己的力量或是向家人朋友募款,一起將募得款項買了腳踏車、幫忙製作書包,還募到文具用品讓小朋友能讀書寫字,還有鹽、油、糖、米等生活必需品。
在越南的偏遠山區還是會看到很多小孩因為營養不良,可能已經六年級了卻只有國小一、二年級的身高。當地的生活條件較不好,所以我們就把募來的物資裝成一包包,發送給需要的孩子和家庭。這樣的公益活動讓參與的越南同事都很感動,他們發現原來他們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同胞!
Q:你覺得來越南工作是妳這輩子做過最勇敢的事情嗎?
A:可以這麼說!雖然需要勇氣,需要堅強,也要付出代價,但我不後悔。我真的很感謝所有人給我的支持,讓我能好好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當然初期也有混亂的時候,生病時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也相較台灣有許多不便利或不習慣的地方,但我總是跟自己說這條路要走過去,是我選擇、我想要的,我一定要去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