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20 歲的 Anna 參加全球最大的藝珂(Adecco)人事顧問公司 CEO One Month 競賽,獲選為台灣區代表,得到跟著亞太區總經理一個月的機會。到底跨國企業的 CEO 都在做什麼?又是怎樣的特質讓她們能夠成為 CEO 呢?
能夠貼身跟著總經理,大家最好奇的當然就是總經理都在做什麼?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請Anna 分享這個月的每日行程。Anna 說,Adecco 的亞太區 CEO Cindy 每天都有許多會議,而她則可以自己安排想參加的會議、跟著出差到中南部的分公司等等。除了跟著 Cindy 開會,她也會安排與許多部門的主管們一對一面談、或者加入某些部門的例會,了解公司的各部門運作。

CEO是一個隨時準備好的人
所以 CEO 就是一直開會?那有沒有什麼比較特別的經驗呢?我們問。Anna分享她進公司第三天馬上遇到的糗事:
「有兩個講師來上課,Cindy 請我給大家一個開場白,我很緊張,就只簡單地說了『大家加油』。後來不管是 Cindy 或參加課程的人,大家都給我很多回饋。(笑)」
Cindy 告訴 Anna,開場白應該要提供聽眾來上課的「目的性」,因為這是一個能夠激勵人心的角色。此外,Cindy 也會跟她分享上課時某些同事的觀點很不錯等等,從同事們的發言觀察到他們的特質;她也問 Anna,當講師問了大家問題,如果是她,她會怎麼想?
有沒有辦法可以回答?這次的事件之後,讓 Anna有個體悟:CEO是一個隨時準備好(always be prepared)的人。像是開場白、對一些相關問題的想法等等,如果沒有充分準備,就會像她一樣被問倒了。
CEO必須讓每個突發狀況都在掌握之中
還有一天,Anna 本來計畫好下班要跟同事一起運動,而這天大老闆來訪,她被告知 8 點會議結束後要一起去吃飯。Anna 想一想覺得運動完 7 點回到公司應該來的及,就照常去運動,她也的確在時間內回到公司,不過這次 Anna 卻挨罵了。
Cindy 告訴她,雖然 Anna 覺得自己的時間安排上沒問題,但作為 CEO,老闆只在台灣待幾天,他的行程自然是第一優先。如果會議提早結束了,難道大家會等一個實習生一起吃飯嗎?又或者就算來的及回到公司,運動完的 Anna 可能也有點狼狽,時間夠打理好自己嗎?
因為一個 CEO 必須讓每個突發狀況都在掌握之中,如果會議真的提早結束了,是 Anna 損失一次跟大老闆聊天的機會,那就真的可惜了。這就是 CEO 的角度該注意的事情,也讓 Anna 又上了一課。

CEO 明明超忙,看起來卻從容不迫,令人覺得可以依賴
訪問當天,其實是 Anna 當小 CEO 的最後幾天,我們也不免俗的要問他學到最多的部分是什麼?Anna 說,Cindy 真的很忙,但她不會表現出來,永遠是從容的、帶著笑容,「讓人覺得可以安心地問她所有的事」。就像 Cindy 的行程也許每天都被各種會議塞滿,但總會空出一個小時跟 Anna 討論她的發現和觀察、或者她在 CEO One Month 中的課題,並不會因為忙碌而忽略這個小小 CEO。
Anna 一開始想像的 CEO 應該是個很兇、很嚴格的人,「雖然Cindy也很嚴格啦」,不過她發現Cindy 很清楚對不同的人要用什麼態度。比如 Cindy 必須對管理階層的同事嚴格,主管們才有辦法往下要求。「因為如果是總經理直接對一般員工嚴格,那員工應該會很有壓力。」而且 Cindy也常常問 Anna 有沒有同事會告訴她覺得公司哪裡不好、可以改進,然後微微調整方向。「她滿想聽這些意見,感覺跟傳統的 CEO 不太一樣。」
也許並不是每個 CEO 都像 Cindy 一樣有這些特質,不過 Anna 這次的經歷也讓我們一窺一個令人信服的 CEO 有著什麼樣貌。
對 Anna 這一個月的心得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紀錄她 CEO One Month 心得的粉絲專頁。
※註:Anna 從世界 48 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挺進全球前 10 強,9/11 飛往法國巴黎爭奪最終實習機會!最終競賽得主將可在瑞士蘇黎世的藝珂集團與集團 CEO Alain Dehaze 貼身學習一個月並旅行全球各地,學習如何管理一間擁有三萬多名員工的財富五百大企業!期待 Anna 帶著更多收穫回來與我們分享!
責任編輯/郭丹穎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風傳媒 (原標題:CEO每天除了開會都在做什麼?她貼身跟著總經理1個月,了解CEO該有的3個特質)